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孤独和解

灯下漫笔

  ■俞方舟

  常言孤独是现代人的“常见病”,无数人在疫情封锁后的独居生活中饱受孤独折磨。“午睡后一觉醒来发现天已漆黑”的寂寞更是引发无数人的共鸣。我以为,人的一生是由孤独贯穿始终的,人永远无法摆脱孤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接受它,消化它,与它和解。

  孤独是什么?有人说,孤独是鸟兽孩童嬉闹巷中而与你无关;有人说,孤独是万家灯火通明而无一盏为你;有人说,孤独是欲语而觉无人应答。一个人,如果心中筑有一件温暖小屋与一位等候之人,也不算孤独;一群人,如果无人交流冷冷清清,也算孤独。孤独是人的一种状态而非感到悲伤寂寞的心理,它是人心与心之间距离遥远在现实中的投影,这意味着孤独与寂寞是可以不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我抗拒与他人相互理解,把自己做成一座孤岛,但我享受独处,这就不是寂寞,而如果我渴望与什么人接触却被他人拒之千里,这就是寂寞了。寂寞是孤独产生的,但是可以规避的,我依然可以在孤独来临时将寂寞悲伤的情绪拒之门外。

  孤独的来源是人与人心理距离遥远,而人与人无法理解是我们自诞生起身上带有的阻隔。我们永远无法将自己的一切完整地向另一个人剖析,原因是我们恐惧将自己暴露于他人后换不了一片真心,而他人也无法确定我们是否和盘托出,这产生的猜疑链就是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厚障壁。而由于群居社会产生的种种需要隐藏个人走向大体的市侩圆滑、应酬体面也是进一步加深加厚了这层墙。即使是至亲与爱人也无法跨越这道鸿沟,因为鸿沟之后是做一个人最后的独立性与尊严。这与生俱来的源自生命的孤独从我们第一声啼哭时伴随我们,最后被我们带入黄土之下。

  然而人还是追求花好月圆与阖家欢乐,本能地去渴望陪伴与温情。彻底地相互理解合二为一是假的,但舐犊之情是真的;甘于茕茕一生异客他乡是假的,但剪不断的乡愁是真的。我们无法消解孤独,但我们可以在接受无法摆脱它这一事实的同时去寻找慰藉。他人的等候,故乡的呼唤,父母的爱意,都是一座座灯塔,在你于人生之海航行时穿越层层海雾让你看到光,你不必朝他们游去,也不可能抵达他人的小岛,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是方向。一座座灯塔组成的光也许不会让你温暖,但能够告诉你活至今日,结下许多羁绊,留有无数牵挂,在你面临悬崖时告诉你家在身后,不必寂寞离开。

  我们的与生俱来的孤独也随着我们的旅途挂上了多可成茧的羁绊。不必他人来教,我们也会从数年中和它的斗争所得到的遍体鳞伤中明白它是我们心口的鳞这一事实。厌恶他?忍受他?老一辈人早就在演绎答案。公园里常坐长椅的老者,海边独自望海的青年,都在演绎着只属于自己的孤独的答卷。不必争。孤独是阻隔你我的冰冷障壁,也是属于自己的最后一片天。当你成长,发育,行走,老去时,都会有孤独爬上你的脊背,它在告诉你看清自己,它在提醒你慢下来和它谈一谈,它是你自己。每当孤独从窗外的树叶间投射到你的桌上,每当你从碰倒的椅子边上拾起他时,你在遇见你自己。一个人与孤独和解的过程是与自我和解的过程。接受孤独,接受那个不完美的永远无法摆脱的自己,然后,与它握手。

  庭院里寂静如夜,我出声询问,无人应答。枝头的花苞展开尖端,阳光从她身旁落在我的膝头。聆听着我的呼吸声,像一位老友,拥抱孤独,一切恰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人间真情
~~~灯下漫笔
~~~往事悠悠
~~~湘湖诗会
~~~心香一瓣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韵味
   第07版:梦笔桥
   第08版:财经
我还是不好意思拥抱自己的父母
爱的轮回
我与孤独和解
难忘玉环的锡饼
迎亚运二十韵
且把新火试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