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记者 林青颖
这几天,阳光持续在线,不少市民也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春日美好。
赏花、野餐……除了这些必备踏青项目外,还有不少网友选择回归山林,寻找童年的快乐——采茶、挖笋、摘野菜,有人戏称,山上走一趟,吃饭的菜基本搞定。
近日,记者联系到了其中一位发帖人李英英,请她分享了在山中“野游”的乐趣。
英英家住萧山区所前镇李家村,家里有近十亩土地,都是父母在打理种植。
土地面积虽小,种的东西却颇为丰富。英英简单给记者列了个四季清单:四月樱桃、茶叶、春笋,五月树莓、红李子,六月杨梅,秋季还有红柿子、板栗,“其实这些东西不仅是一种体验,也是我们小时候家里谋生的路子,虽然现在长大不靠这个吃饭,我周末有空也会回来帮衬一下父母。”
绵绵春雨后,泥土中鲜嫩的竹笋纷纷“冒头”,这段时间,英英和丈夫周末回家,拎起一个锄头、塑料袋就忙着上山挖笋。
这也是个技术活。英英告诉记者,上山不能穿颜色太浅的衣服,因为会被泥土弄脏,挖笋还要戴个手套和割刀,“毛笋的‘结’比较重,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把外面的笋壳给它去掉了之后再带回家。”
挖回来的笋怎么处理?英英说,趁着天气好,家里会晒些笋干储藏起来,剩余的也会做些红烧竹笋,或是笋头配上咸菜豆腐干一起炒炒,也是有滋有味。
英英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分别是13岁和9岁,只要得闲,她也会带着两个孩子上山摘茶叶和挖笋,“一是让她们知道我们小时候的周末是怎么过,二也是让孩子能体验一番采茶和挖笋的乐趣。”
英英还会让孩子尝试做“小商人”,感受采茶、卖茶一条龙服务,“我让她们自己拎着采下的茶叶到路边卖,或是卖给茶商。”在体验农活乐趣同时,自己赚些零用钱,“一开始肯定是新鲜感多些,等新鲜感过去了,她们也能慢慢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还是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