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夺袍转赠”的武后

  文/ 马马

  中国有二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经历了83个朝代,有494位皇帝。这么多的皇帝里面,能让后人记住的不多,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之外,武则天是其中的一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十四岁进宫,先是凭女性的本能与别的女性斗智斗勇,争夺男性帝王的宠爱与青睐。

  一旦上位,她的政治智慧与才干脱颖而出。且不说整顿吏治,选拔良才,首创殿试和武举,单是死后那一块任人评说的无字碑,便碾压大部分男性君王。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名臣狄人杰与郭子仪,都是她选拔与提携的。

  杜甫诗句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赞美“开元盛世”,其实一多半是武则天的功劳,因为唐玄宗时期前二十年,所沿袭的是前朝的政策,那些成熟的政治家也全是武后时期培养成长的。

  武则天一朝,最能广开言路,凡上书建言献策,都能得到好处,就算公开叫骂于她,照样也封人家官职。

  公元683年,唐高宗离世,中宗即位,武则天先是废除中宗立了豫王李旦为傀儡皇帝,七个月之后,自己迫不及待跳出来要当女皇。徐敬业等被武氏贬职的官员纠合10万人众起兵反武。为师出有名,徐敬业让同为贬官的骆宾王起草了一份讨武檄文,移传各州。

  这是一篇传扬了一千多年的檄文,篇幅不长,却字字见血,句句如刀。起头一个“伪”字,就把武氏政权钉死在篡夺的位子上。接着,写武氏“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特别是“陷吾君于聚麀”,这简直是汉民族大众最最不堪忍受的奇耻大辱啊。至于武氏另外的恶毒与残忍,骆宾王认为已经到了“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的地步。

  就是这么一篇“暴斥武后罪”的檄文,《唐才子书》里面写道: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武则天在檄文里看到的,不是让人血脉贲张的侮辱与詈骂,而是作者的才华与气势。

  有唐一代,要说爱才,武后是著名的一位。

  上元二年,一群官员陪同武后游龙门,按要求各赋诗一首,先交卷的有赏。当此之时,左史东方虬捷足先登,武后阅诗大喜,赐锦袍一领。第二位交卷的是宋之问,武后接卷之后,吟诵不已,便把赐给东方虬的那一领锦袍要了回来,转赐给了宋之问。试想,内库多少锦袍,何必在乎这一领呢,武后“夺袍以赠”的背后,不正表明了她那种唯才是举量才录用的态度啊。

  还有那个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也是与武后一度谈之后得以升官录用。“武后召见,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累迁拾遗。”(《唐才子传》)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用“鼓瑟吹笙”来迎接嘉宾,三百年之后,武则天唯才是举,无论是指责“宰相之过”,还是“夺袍转赠”,都表明她的远见卓识在绝大多数男性帝王之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韩惟论任辰旦 古代处理兵民之争的高手
“夺袍转赠”的武后
品读红楼 看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