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祝杨飞
14岁的涛涛是南阳街道东风村的一名困境儿童。经过多年的关爱和帮扶,如今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的脸上有了微笑,学习有了动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涛涛的父亲2014年突发脑溢血,造成左侧上下肢偏瘫并继发性癫痫,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因为不堪生活重负离开了家。当时涛涛还在上幼儿园,与爷爷奶奶爸爸相依为命,家里条件十分困难。
村儿童主任方思得知涛涛家的情况后,对他的性格、兴趣、心理、学习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并建立起专门的儿童档案。
由于自小缺少母亲的关爱,涛涛缺乏安全感。加上父亲残疾,母亲离家,涛涛心里非常自卑。早几年每次去他家走访,涛涛的爷爷都会告诉方思,涛涛在学校里总是默默无语,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平时显得心事重重。
方思分析后认为,涛涛本身就不爱说话,平时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家里也没有人可以指导帮助他,导致他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节奏。随着年龄的增长,涛涛的生理和心理也都发生了变化,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也容易出现缺失。
为了在学习上帮助涛涛,方思经常抽出时间去涛涛家走访,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提醒他及时查漏补缺,并鼓励他多与老师沟通,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知识。如今涛涛已经上小学六年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奖状。
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多关心涛涛。方思利用村农家书屋,发动志愿者找一些适合涛涛的书籍给他阅读,让书本成为他的好朋友,让他有心灵的依托。
方思还主动将涛涛的情况告知给班主任。班主任对涛涛照顾有加,鼓励他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同学们也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经常为他加油助威,让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慢慢地,涛涛整个人就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在2022年“焕新家”改造慈善项目时,方思为涛涛家申请了厨房改造。经改造,涛涛家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凡是有可以申请的慈善救助和帮扶,方思也总会想到涛涛。
涛涛是东风村关爱困境儿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风村里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帮扶工作,相继成立了儿童之家与儿童成长驿站,还成立了由妇女小组长、巾帼志愿者参与的关爱小组。村农家书屋、儿童之家每周一至周六上午全天开放,让孩子们在这看书、娱乐,增长知识。儿童之家购买了篮球、乒乓球、棋类等体育器材,培养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孩子们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村里还认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方思和志愿者每月必须走访困境儿童两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困境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每一个困境儿童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