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景独好

在蛇蟠岛看春夏

  ■木瓜

  蛇蟠岛上下起了最后一场春雨,大雨瓢泼,雷声隆隆,风号浪吼。在这春夏交替之际,海边时常会有极端天气状况出现,气温会骤降好几摄氏度。须臾之间,云气氤氲,雾霭弥漫,海岛若浮若沉,一片迷茫。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蛇蟠洋,距县城17.5公里,是台州地区最大的一座岛屿。据当地的朋友说:岛上有两座山,大蛇山、小蛇山,其形状像蛇,蟠蛰于岛上,所以取名为蛇蟠岛。海岛东西长14.7公里,南北宽5.1公里,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早些年去岛上,还得在上敖码头乘渡船,花上十几分钟时间,才可以到达岛上的蛇蟠渡。如今交通改善了,海岛与大陆之间已有跨海大桥相连接,上岛非常便捷。

  雨一直在下,小小古村,雾縠空蒙。黄泥洞村的历史已很悠远,有文字记载始于清乾隆二十年,现存的建筑大多重建于上世纪上半叶,年代感十足。村前是百多亩的草地公园,花田、水塘、九曲木桥、草棚、凉亭、风车、竹篱笆、泥泞的小路,田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开得最艳丽的是一种紫色的花,一眼望去还误以为是薰衣草。坐在草棚里抽着烟的老伯说,这是柳叶马鞭草。古村隐匿在大蛇山南麓的山坳里,面朝大海,绿树成荫,石窟、石坑、石屋、石窗、石巷、石台阶、石板路、石道地、石围墙,一个赫红色的石头世界。石屋群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简单粗犷的风格,灵活变化的样式,房屋的墙面以开采的下脚料石垒砌而成。

  村子里很安静,静得让人有些发慌,没有鸡鸣犬吠,没有太多的烟火气息,袒露出一幅冷冷清清的画面。在村中上上下下走了一圈,只有三两户人家的大门敞开着,其余的不是上了锁,就是人去楼空。说是年轻人都跑去外面寻生活做,安顿下来后,又把老婆孩子也接走,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里只留下一些念旧又舍不得离开故土的老头老太太,他们守着石头的房子石头的窗,守着草树芊绵的古村,守着褪去了光泽的旧时光。

  走回到村口,回望用石头搭建起来的古老村落。雨丝飘落,“滴滴答答”,苍老的石巷,蕴含着温润的潮气,青苔满阶,草色入帘,雨水打湿了石屋当年的颜色,打湿了石墙缝隙中长出的嫩草,打湿了辙痕斑驳的石板小路,打湿了古村的过往,还有流传已久的陈年故事。

  岛上风光不错,而最为奇特的风景是岩洞,1300多个大洞小洞主要集中于大蛇山的两个景区,野人洞与海盗村。导游介绍说:这两处景区的品位可与绍兴柯岩、龙游石窟、温岭长屿硐天相媲美。这千姿百态的洞窟,是怎样形成的?不是风吹雨打、海浪侵蚀,而完全是人为所致。据传,北宋年间,就有福建匠人渡海登岛,凿崖取石。到了明清时期,采石风气蔓延,且长盛不衰,历代相承,一锤一钎,成就了大蛇山壮丽的洞窟奇观。“千年尽露波涛声,万古犹存斧凿痕”。千百年来的凿击,依势取石留下的大小洞窟,虽由人作,且宛若天成,让人叹为观止。

  蛇蟠岛产石,谓之江南名石,其石色赫红,其纹细腻,可刻可镂,可雕可凿,为建筑雕刻良材。用蛇蟠石雕凿的三门“石花窗”“石漏窗”,明清时已风靡于江南。在野人洞的石窗展厅内,能看到三门石窗艺术的精华,几何纹、铜钱纹、一根藤纹、花草纹、龙凤纹、文字纹、人物纹、八宝纹、动物纹……

  大蛇山上采石,是以露采、硐采条石、石板为主。古人取石,讲究礼数,有自己的套路和操作流程。祭石,在开工前,选择吉日拜山神、土地神。凿麻雀孔,在石头四周凿一条浅沟;打麻雀,将钢楔子(又称麻雀)嵌进孔里,用铁锤敲击;起石板,通过麻雀挤压力,使石板像千层糕一样从岩体上水平剥离;割石板,按规格大小分割石板;运石,通过云梯、天梯、硬梯、软梯,将石板向外搬运。

  两天后,立夏。春雨前脚刚走,夏天的千般风情就吹上了岛,于是天空中就有了初夏的景象,清灵,透亮,纤云弄巧。

  向晚,海岛安静了下来。站上狮子岭观景平台,心中一片晴朗。山脚下,沧海桑田,成百上千个养殖方塘,浩浩荡荡,洋洋大观。远方的落日,正深情地浮漾在海面之上,暮霞散绮,千里水天染成一色,绯红的光影波动着、泛滥着、流散着……黄昏醉了,人亦醉了。

  离开海岛前,去参观了“三门围垦纪念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大学毕业后回到镇里工作的年轻姑娘,她详细地介绍了三门围垦的历史与成就。三门县的围垦,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围垦工程,民国时期民间也组织过围垦。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垦海涂。时至今日,围海造田共二十余万亩,三门人筑梦大海,垒堤建闸,围海垦殖,写出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围塘史诗。在三门围垦的历史上,最大的工程就是蛇蟠塘。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亭旁老区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在蛇蟠岛上围成2万亩耕地,筑起了20公里长的海上堤坝。如今的蛇蟠塘,已改造成为小海鲜养殖塘,青蟹、望潮、血蚶、蛏子、南美白对虾、小白虾、跳跳鱼……岛上现有养殖户700多户。我曾与养殖户老王交谈过,他是山里人,夫妻俩来岛上生活了五年多,租了28亩的浅海滩涂养殖水塘,主要养血蚶、青蟹、对虾,一年下来,收益有二十万元左右。

  不知是喜欢上了海边的潮涌潮落,还是喜欢看海上的日出日暮,在岛上一住就是五天,从春季走到了夏天。

  蛇蟠岛,没有金黄色的沙滩,没有湛蓝的海水,没有激情澎湃的浪花飞溅,没有成群飞翔的海鸟,没有港湾里的点点渔火,没有航标灯闪闪发光……岛上唯有洁净的天空和让人安心的环境。当然,最诱人味蕾的,还是小海鲜。

  海上的风,来自远方,很原始,带一点淡淡的咸味,还带了点海腥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风景独好~~~
~~~心香一瓣
~~~
朝花夕拾~~~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新媒+
   第08版:专题
   第Z01版:临浦月刊
   第Z02版:古镇新梦想 小城大未来
   第Z03版:古镇新梦想 小城大未来
   第Z04版:古城繁华地 美好临浦城
在蛇蟠岛看春夏
最贵的亲情
湘湖诗会
窗前一棵银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