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赛时成就梦想 赛后续写精彩

  本报评论员  王肖君  林青颖  

  亚运16天,是运动员们以梦为马的开篇,各大赛事场馆既是竞技比赛场,又是汇聚热情、激情、浓情和燃情的精神场。

  亚运赛事结束后,各大赛事场馆快速启动“切换键”,有的几乎无缝衔接到了百姓那小而美的日常。

  昨天,区体育中心在完成亚运比赛项目后,正式向市民开放中心体育场(足球场)、网球馆、智能亚运体验空间,不少市民第一时间来打卡,都说想体验亚运留给赛场的澎湃和律动。

  无缝切换,不得不说,这又是萧山速度的见证。

  其实,早在亚运之前,萧山就在捭阖筹谋“后亚运时代”:如何留住顶级赛事的“高光时刻”?如何把场馆里聚集的“精神气”传承下去?如何以赛赋能城市新的发展?

  先有功成,才能不居,而“零”确实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它包含了一切的可能。这会儿,萧山已给出了答案——

  赛后还馆于民!让赛事涌动的热情与激情,成为萧山这座城的永久氛围组。临浦体育馆赛后将持续推行惠民开放服务,辐射南片8个镇50万人群,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亚运会高规格比赛场地;瓜沥文体中心则早早纳入未来社区规划,把办赛成果融入市民生活;区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打造萧山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

  这些举措无不体现着一个理念——亚运会只是起点,但亚运“惠”才是最终归宿。

  与世界“携手”,朝着国际赛事之城的目标奋进,萧山将以梦为马,让浓情与燃情经久不息。

  赛事与城市,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亚奥理事会给杭州亚运会打了99分,能否一直保持住这个高分,对于亚运主阵地的萧山来说,更是责无旁贷。

  亚运顶级赛事,犹如一扇“众妙之门”,打开了萧山这座城区新的精彩,各种际会纷至沓来: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正考虑承接大型演艺活动,据说从现在起至明年春节的档期,已经被演唱会、企业年会、赛事等塞满。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将恢复原有展厅功能,今年11月将马不停蹄地举办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再度迎来世界各地的宾朋。

  赛事有期,追梦无限。萧山将不断优化场馆服务水平,活化亚运场馆资源,努力抓住机遇,让赛时“流量”变为城市发展的“增量”,为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往日的蕴蓄,在此刻奔涌而出。萧山将以坚定的信心,迎接“后亚运时代”的到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影像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文化 漫谈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王敏带队赴绍兴市开展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现场学习
浙大科创中心 打造产学研用新标杆
市民“迫不及待” 感受亚运“余温”
信贷服务 唤醒“沉睡”的资产
赛时成就梦想 赛后续写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