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腾笼换鸟”专班有力支撑了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自贸区建设专班建成并启用中国(浙江)自贸创新中心;地瓜(总部)经济专班积极推动龙头企业高净值业务、板块在萧山集聚……今年以来,全区各大专班破题探路、攻坚克难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一系列在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标志性成果。
突破发展瓶颈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提质扩量增效的关键一招,也是企业最关注的空间要素。今年,百亿级杭州合盛新材料和器件模组制造项目落户江南科技城,“腾笼换鸟”专班为强化产业联动集聚、跃迁提质,“一对一”“定制式”“集成式”集中攻坚江南科技城集中连片区块,分类分层推进“腾笼”工作,为“巨鸟”落巢打下良好基础。
实际上,专班制度就是“一件事”改革,通过整合事项、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等方式,破解发展瓶颈。助企服务专班聚焦企业多元化用工需求,在人才、平台、技术等企业发展要素上靶向发力,精准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区镇两级助企员将企业用人需求精准传达给相关部门;专班促进企业和高能级科创平台对接,集聚培养高端人才;策划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吸引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来萧。
近年来,如何更好地集聚核心企业的产业空间,萧山一直在探寻。作为全区第一个建立的专班,自贸区建设专班建成并启用中国(浙江)自贸创新中心,“中心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招引研发、生产、服务、金融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以创新赋能产业、以集聚带动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数字自贸产业集群。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心启动仪式上发布的《关于支持自贸试验区萧山区块发展的意见》,是全国首个区县级自贸试验区产业政策,涉及建设临空枢纽、发展数字贸易、提能数智制造、配优资源要素等四大“关键端”,持续优化自贸营商环境。
推动资源集聚
作为传化集团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一大重量级载体,钱湾生物港开园之际便有首批11个项目签约入驻。传化集团是老牌本土企业,依托自身资源,不断吸引着创新创业的好项目,在自身产业拓展的同时,也为萧山带来了一个生物技术产品集聚平台。
背后支撑其发展的,是萧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政企联动机制,这也是萧山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路径之一。在政府端,地瓜(总部)经济专班加快形成“政务服务+商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体系;在企业端,则发挥重点企业“链主”优势,正如专班相关负责人所说,“政府+市场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总部企业集聚辐射能力。”
专班作为全区重点工作“以点带面”的关键支点,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战”“突击战”,推动了更多优质资源向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集聚。
今年10月,在“中国视谷”启动建设一周年之际,第八届“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举行,彰显着我区加速推进视觉智能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资金支持上,‘中国视谷’成立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大赛优秀项目有机会被推荐入驻‘中国视谷’,优先享受相关创业孵化服务。”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表示,围绕“北斗七星”创新联盟,我们将构建全产业链验证服务体系,将为视觉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