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建江:电气设备维修的“守护神”

孙建江调试电气设备线路

  ■文/童宇倩

  在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电气设备维修的“守护神”,是创新改造的“带头人”,是技术技能的“传授者”——他就是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设备主任孙建江。

  从业22年来,孙建江深耕一线岗位,倾注于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和一个个项目,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一名工匠的初心与使命。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第四届“萧山工匠”、第七届“杭州工匠”等荣誉。

  扎根电气维修一线22年

  勤学勤干铸就“匠人心”

  孙建江是益农镇人,大学读的是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2001年,大学毕业的孙建江加入荣盛石化,成为一名电气设备维修工。“荣盛石化在我们镇上属于标杆企业了,我能进去工作蛮高兴的,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电气维修工这个岗位看似普通,但想要真正上手,还是有难度的。当时,企业设备主要是来自德国、日本的高精尖设备,而孙建江对电气维修的认知,仅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一旦实操起来,就感觉“知识不够用了”。

  为了快速上手,孙建江开启了“勤学勤干”模式。每天一下班,他就乘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杭州市区的培训班“充电”学习。学的内容也丰富,有涉及电气维修的,有涉及机械设备的,有涉及产品工艺的,只要是对工作有益的内容,他什么都学。

  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实践,孙建江将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在日常的电气维修中。在同事眼中,他就像一个“妙手回春”的“急诊医师”,经其“诊治”,问题设备都能“手到病除”。

  “我们从事电气设备维修的,就像医院里的医生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新鲜知识来扩充自己。如果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就会落后。比如现在的数字化工厂,如果你不去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干一行、爱一行,干到老、学到老,是孙建江多年一直遵守的工作准则。正是凭借着这一准则,孙建江扎根电气维修一线22年,从普通的一线工人进阶到高级技师,如今已是企业电气设备维修的领军人才。

  技术创新促“降本增效”

  每年为公司创收超5000万元

  设备维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段位”高的师傅还可以通过“妙手回春”的小智慧、小窍门,为企业节约成本开支。孙建江就是其中一位。

  化纤制造工艺需要高能耗作为支撑,电力消耗大。“比如我们一个产品的毛利润是1000元,光是电力消耗就要占50%,也就是500元。”为了帮助企业节能减耗,早年间,由孙建江和团队设计的加弹机加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对生产环节中的一个加热系统进行改造,215天可回收投资成本,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电耗900万元左右。

  再如压缩空气管路节能改造项目,由孙建江和团队通过对高耗能设备进行管路优化、降压等改造,大大降低了设备功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电力支出215万元,效果明显。

  凭借着善于钻研、大胆创新,孙建江的团队在不少技术攻关项目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如《杜邦聚酯工艺装置增容改造》项目获萧山区青工“五小”科技二等奖;《计量泵电机电磁制动》项目获杭州市第十六届青工“五小”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累计各项技术创新、改造为公司每年直接创收超过5000万元,多个项目属行业首创。

  在注重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孙建江还通过“传帮带”,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以他领衔创办的“萧山区孙建江维修电工技师工作室”为窗口,培养具有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先后培育出高级工17人,技师5人,高级技师3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生活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影像
   第Z01版:朝夕美好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一场百家宴 共话邻里情
1989套 新塘585户居民完成新房抽号
老人山间迷路 警方暖心护送
现代京剧《主角》 亮相萧山剧院
孙建江:电气设备维修的“守护神”
又到了穿羽绒服的季节,这份选衣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