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字化手段破除建设易、管养难顽疾

萧山“四好农村路”有了“智能管家”

  本报讯(首席记者 黄婷)“松散路面已完成加固,破损井盖也完成更换。”近日,管养人员收到来自“靖江街道智联管养系统”下派的青外线公路养护任务,迅速前往现场根据规范要求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这是萧山利用数智手段养护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如何管理养护好全区农村公路,让人民群众拥有持续长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全省数智化改革先行区,我区打造“智联管养”新模式,以数字化手段破除“四好农村路”建设易、管养难顽疾。该项目被先后纳入省市区共富试点项目。

  “当前,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完成,面对体量庞大的农村公路,我们通过数据汇总、一网集成的方式,使得镇街‘四好农村路’汇成数据图,实现实时监管、实时反馈。”据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模式下,也破解了传统管养中面临的信息流传滞后、养护标准偏差以及事件处治迟缓等普遍性难题。

  靖江街道作为全省推进“四好农村路”长寿命周期性管养一体化服务项目的镇街,如今,在管养一体化方面已先行先试。全镇59条累计83公里的农村公路实现一屏掌控,各类养护事件实时“跳动”,从发现问题、上报派发、任务接受到处理反馈,实现了一网闭环。“我们每周全线巡查一次,通过轻量化采集设备和人工相结合,筛查道路病害、交安、绿化、保洁等方面的问题,然后精准定位上传街道数控中心驾驶舱,以便街道相关部门及时派单处理。”易鑫数智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体化、专业化、数字化的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在提升道路养护时效性的同时,也让我区“四好农村路”保持着良好的面貌,串联起城市和乡村,绘就“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

  位于戴村镇国家登山健身游步道旁的戴尖线,每周都有专人巡查。作为游客登山游玩路线的必经之路,戴尖线依旧保持着刚建成时的模样,路面平整干净,标识标线清晰,绿化整齐美观。“杭州南部有这么一处可以乡村游的地方,交通便捷、道路宽阔,驾车也方便,我们时常过来,爬爬山、吃吃农家乐,放松一下。”上城区王女士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我区“四好农村路”智联管养项目已在所前镇、临浦镇、进化镇、益农镇、瓜沥镇、戴村镇、靖江街道、新街街道8个镇街实施,将有效打通农村公路管养“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专题
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37万公里
激活“神经末梢” 共享平安“红利”
萧山教师自制教具获省一等奖
“钱塘潮涌”非遗市集获优质服务项目
湘湖秋色浓
104国道萧山段工程一阶段全面开工
萧山“四好农村路”有了“智能管家”
西电杭研院联合教学实验室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