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这几天,杭州人的朋友圈被两辆“豪车”刷屏了,果然如网友惊叹所云:“又潮又有内涵,杭州人为了迎新年太拼了!”
一辆“豪车”,是余杭非遗“宋代货郎车”,是余杭径山村木匠师傅陈祥海用两三天时间订制而成。这辆独轮农用车,挂满了鳌鱼灯、风筝、油纸伞、传统刺绣等非遗作品,一出街就成为径山禅村“宋”福生活市集活动中“最靓的仔”。
还有一辆“豪车”,是热播影视剧《莲花楼》中的莲花楼复制品,准确地说,是男主李相夷住的木结构房车,电视剧中还有一匹马拉的。这款车经过4天搭建,复现在武林银泰B座,作为古茗X莲花楼快闪店,引得一众《莲花楼》粉丝的热捧。
两辆“豪车”极具古风,都是电视剧才能看到的场景,被复刻到现实生活里。它们不仅是“仅供观赏”的工艺品,还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给当下的消费者提供了丰满的情绪价值,也给主办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古风元素在当下的意义。
一般来说,古风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经过不断的发展磨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近几年来,古风文化在年轻人中日渐兴盛:在历史街区或景区,穿汉服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已经不那么另类了;古风音乐在各音乐榜单上长期占据热门位置;拥有玄幻剧情的古偶剧也常常霸屏……
70后、80后曾经迷恋金庸武侠小说那般的古风,而今,90后、00后已进入古风圈的新时期。这种古风从仙侠小说、漫画和游戏开端,逐渐扩散到音乐、影视和服饰等领域,但两者在辨识度上仍然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要元素。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变得非常时尚,纷纷借助影视热播剧,超脱了时空限制,让新时代的古风文化更具有草根性、民族性、娱乐性和时尚性。
从草根性来看,古风文化的流行,完全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年轻人圈层到成年人社会,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比如“宋”福生活市集就是官方举办的一场活动,占据了杭州发布等主流传播渠道。从民族性来看,复现的宋代货郎车就是尘封的民俗回归。 从娱乐性来看,古茗X莲花楼快闪店还原了电视剧《莲花楼》中的内部场景,连李莲花的绿色被子和服装都一模一样。从时尚性来看,穿古装逛宋韵集市变成一种日常,而古茗和莲花楼联名的奶茶套餐则以“一念清心莲”、“扬州慢”、“苏州快”等剧中解药或内功心法命名,宕机了多个城市的古茗小程序。
新时期古风圈之所以能日益扩大,从深层意义来看,离不开中华文化的长期熏陶。但从目前来看,古风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依然集中在粉丝圈内,未来要突破自娱自乐的小众亚文化形象,还需要创新活动和传播载体,扩大影响力,真正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中。杭州的这两辆“豪车”的出圈,或许就是开了一个先端,也启示后来者能不断加入这个全新的“赛道”,繁荣民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