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伟雄
“茶是什么?一定不是饱腹之物,也一定不是解渴之物,可能只是一点儿日常的消遣。吃茶,并非是要达到什么目的。”
在冬日的暖阳里,当我打开周华诚的新书《不如吃茶看花》,似乎闻到了缕缕茶香和花香,瞬间被吸引住了。我的思绪也随同他的文字,在深山、在茶园、在古村落一起飘荡。
《不如吃茶看花》是一本关于喝茶的随笔集。全书分为四辑,分别是“闲吃茶””松子落”“无尽茶”“破溪烟”。作者将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字风格清新自然,娓娓道来,仿佛与你对饮,分享每日闲情。充满人文趣味,哲理思索。
作者周华诚,著名作家,出版人。“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著有《德寿宫八百年》《流水辞》《陪花再坐一会儿》等二十余部著作。作品曾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
在本书里,周华诚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喝茶经历、写作思考、人生感悟。近几年来他走过很多地方,也喝过不少好茶。有些茶的名称我还是头一次听到。他喝的茶都有不一样的来历,都有一段故事。有些是朋友送的,有些是深山老林里偶然遇到的,有些是参观访问途中主人招待的。在寻茶、泡茶、喝茶的过程中,他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作为散文家他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他笔下的茶充满着生命的灵动和情感,给人以诗意。如“倒掉的时候,龙井芽叶还是亭亭玉立,一枚一枚,内敛得很;涌溪火青,已经欣欣向荣,舒展开来,令人浮想,仿佛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说:“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在这本书里,喝茶只是引子,表明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周华诚认为现在生活节奏跟一千年前比起来太快了,如何安身立命,自足,寻找到一块类似心灵的桃花源,是每个人的课题。他告诉我们要慢下来,与一杯茶相对,陪花再坐一会,每次经过的脚步就会留下痕迹。“无心乃欢喜;无事是贵人”。目标太强太明确,就是有心有意。当我们带着强烈的目的去做一件事,这个过程已经不快乐了。如果把目标看淡,一步一步踏实走,这个过程就会收获很多快乐和惊喜。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没有那些烦心的事,没有目的性强的东西,没有过于执着的执念。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花与茶,都是自然赐予我们的无限美好事物。在本书里我喜欢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古村落,来到深山茶林,感受茶外的世界。那里有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涌动的山风,潮水般的花香,清新的空气。表现出了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在《深山云起》一文中,作者写到了一位叫“螃蟹妹”的姑娘。她从海边来到山上,每天守着茶园,守着云海与茶山,觉得满足极了。“心静如水是什么意思,你来这里看一看,很多时候,是只有自己置身进去,才能感悟到很多事。”
著名作家余华说幽默感和同情心、怜悯心,是作家两个最重要的品质。在本书里我读到了周华诚对茶农的怜悯之心,这种情感只有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产生出来。“茶叶的事情,在诗人那里是诗意,到了村民手上,就是生计。数十年前,村民们若是卖茶,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肩挑茶叶去山下的澄潭,卖掉之后再走两个小时上山。茶叶价钱卖不好的时候,更是难掩背面的艰辛。”
本书装帧设计精美,高度还原的茶青色封面,让人仿佛能够闻到淡淡茶香。20余幅水墨小品画与文字相得益彰,不仅增强了书籍艺术性,更让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了茶之美学。
周华诚说:“一个人,对美注视得久了,他也就会渐渐从中照见自己,从而有可能,去完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吃茶也好,读书也好,其实都是审美活动,是一条自我建设的道路。“慢煮光阴一盏茶,静看人生四季花。”让我们能从他的书中感悟人生真谛,发现生活的美好和诗意。
本版投稿邮箱:xsbqnyy1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