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笑迎生命的春天

——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文/陈伟雄

  “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初春的夜晚,当我打开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这部书,被她诗一般的语言深深吸引住了。一股说不出的暖意,从书中伸展至指尖,进而融入心头,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著名作家,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迟子建的一部散文精选集。全书分为六辑,56篇文章。收集了她近年散文新作及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迟子建说:“真正的温暖,是从苍凉和苦难中生成的!能在浮华的人世间,拾起这一脉温暖,让我觉得生命还是灿烂的。”命运让她经历了太多的悲苦。20岁时父亲病世,中年后丈夫又意外离世,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她在寒冬腊月灵前忆父,深情地写道:“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呀?”文中流露出的悲伤,对亲情的留恋,谁看了都会被感动。在经历痛苦之后,她终于变得坚强起来,也让文字在悲悯中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比如她在怀念已经去世十六年的爱人说:“我要谢谢我年过半百孤独行走在故乡的雪野时,我头顶呀呀飞过的乌鸦,它们以骑士的姿态,身披黑氅,接替爱人,护卫着我。"

  故乡是作家的根,那里的山河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灵魂深处。在本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迟子建对故乡的追忆和怀念。她的故乡在漠河北极村,那里每年有多半时间被冰雪覆盖。然而在她的笔下,故乡充满了梦幻,风和雨是老熟人,蘑菇成了森林的星星,阳光会偷来最好的胭脂,自然万物拥有灵性,生命尊严迸发微光。故乡有淳朴的乡亲,有她快乐的童年。故乡的极寒气候,更是赋予了她坚韧的性格。她说:“我从小就知道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所以不怕坎坷。你抵御大自然寒流的能力强了,抵御人生寒流的能力自然也强了。”

  迟子建的文字优美而富有感染力,她用细腻的笔触将生活中的苦难与生命中的泥泞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她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如在《雪山的长夜》一文中,她通过对雪山的描写,暗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和勇气的决心。再如她写鲁迅、写萧红、郁达夫,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人性的真实性,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如在《从富春江到硕莪馆》一文中,她这样评价郁达夫:“他是性情中人,忧国忧民,愤世嫉俗,但儿女情长的不悦,也会令他拍案而起。一个不掩饰弱点的人,无疑是真文人。”

  著名作家莫言说:“迟子建的作品具有博大的情怀。”这种情怀源于她的悲悯之心和对于芸芸众生的一往情深。她透过个人的痛,看到了众生的痛。如她听到家乡发生洪灾的消息,彻夜难眠,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祝愿我的故乡永远存在下去,祈求上帝给那一方土地和人民降临永远的平安之夜,让故乡的朴实和温暖永驻。”

  本书封面以白雪青山作为背景图,寓意着寒冬过去必将迎来春天。里面穿插了作者自己拍摄的多幅风景照。为全书平添了诗意。

  好的文章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情感的迸发,心灵的洗涤。感谢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她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生活和人性,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本版投稿邮箱:xsbqnyy123@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一代“仁君”的真实性情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三国演义》
走出人生的迷宫
笑迎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