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贺军 王素一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的美好愿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如今,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萧山老年人口规模位居杭州各县市区首位,其中大部分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让老年人晚年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智能化产品的推广应用与适老化改造意义重大。当下有哪些智能化产品在守护老人们的健康,萧山适老化改造的情况又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适老化改造流程
一 摸底调查
各镇街对辖区内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需求开展摸底调查。
二 需求申请
由符合申请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提出改造申请,填写《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审批表》。
三 受理公示
由民政部门审核认定,确认为实施对象并进行公示。
四 评估设计
由民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确定适老化改造服务机构。
五 改造实施
服务机构提出改造方案,经老年人家庭确认签字后,由民政部门审批,并按照审批后的方案实施改造。
六 项目验收
民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同步确定适老化改造服务机构、专业验收机构,专业验收机构不得与改造服务机构为同一家单位,做到对设计方案、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
(注:具体改造流程以当年度出台文件为准)
适老化产品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对很多老人来说,即便是一项小小的适老化改造产品,也能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家住临浦镇浦南村的朱大伯对此感触颇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外加腿脚不便,平日里他最担心起夜如厕及洗澡时的意外摔倒。
一场适老化改造,消除了他的忧虑。区民政局委托杭州易租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多次上门实地查看情况、协调改造方案,花了几天时间为朱大伯进行居室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新建的卫生间内铺上了防滑地胶,安装了坐便器、U型上翻马桶扶手,还有PVC楼梯扶手、四角拐、调节靠背器等适老化改造产品,为朱大伯带来了更多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现在洗澡和起夜不再害怕摔倒了,多亏了这些小改造。”朱大伯欣慰地说道。
为了让老人们对适老化改造产品有更直观的了解,最近,在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的一楼,杭州邻家康养有限公司正在建设适老化改造展示品陈列区,将适老化改造的主要产品进行一一呈现,让老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放心改”。
“陈列区内不仅将展示日常老年人所需的适老化生活用品,还将展示智能居家类适老化产品,如监控摄像头、跌倒报警器、管家呼叫器等,预计5月底建设完成。”杭州邻家康养有限公司负责人郁海琦介绍,“跌倒报警器可及时获取老人意外摔倒预警,服务人员和亲属的手机就会同时收到求救电话,及时发现和处置意外事件。管家呼叫器,老人只要呼叫或拉动它,就可以和管家进行沟通交流,完成临时服务找人等琐碎事务。”
适老化产品能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旨在预防老人发生各种风险,改善养老生活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适老化产品正在走进大众的视野。有高龄老人的家庭,可考虑配备手杖、四角拐或具备照明、收音机、报警等多种实用功能的智能拐杖;选购能够提供定时提醒服务的智能药盒;有失能老人的家庭可购买防褥疮坐垫、电动轮椅、一键报警拉绳(按钮)等辅具和智能设备。
“安居守护”场景为养老服务赋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子女无法随时在身边照护的高龄独居老年人数量日趋上升,为了让这些“沉默的群体”生活更安全、更便利,自2020年底开始,区民政局率先在宁围街道、北干街道免费上门为8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开展“安居守护”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安居守护场景已全域覆盖22个镇街、559个村社,累计将6000余名老人纳入守护范围,共计预警居家安全隐患17000多次。
区智慧民政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郑少俊介绍,为8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免费安装的“安居守护”设备,主要包括采集烟雾浓度的“烟感探头”、采集燃气浓度的“气感探头”、采集次数与时间的“门磁开关”、采集卧床心率与呼吸数据的“睡眠呼吸监护仪”等,通过实时感知、采集和回传数据,再根据云端AI算法,及时预测家中包括着火、煤气泄漏、久出未归、睡眠质量差、心率异常、呼吸暂停等36种“主动感知警情”。
“安居守护”系统又被称为贴心守护老年人的“24小时保安”,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独居老人在家中的突发状况,并立即响应。系统将非接触感知技术应用于守护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上,以分级救援形式建立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协同响应机制,实现意外与救援预警“零时差”,牢牢把握救援先机。
与此同时,在智慧养老指挥中心,还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全年无休、全天候地值守在“安居守护”数智驾驶舱前,在遇到“主动感知警情”或“危难一键求助呼叫”时,系统会通过短信、微信消息、幸福热线外呼等方式做到从发现警情到落实,从亲属到社区工作人员,再到110、120的三级联合救援联络5分钟必答的快速反应。
“自推出‘安居守护’应用场景以来,我区将传统的定期上门巡访、被动发现问题,通过科技赋能,化被动为主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有效守护独居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介绍。
智能“黑科技”融入适老化产品
科技适老化是当下一个热门话题。科技适老化产品分为生活娱乐、健康管理和日常照护三大类。面对银发经济浪潮,当下各种适老化产品不断涌现,产业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融入到了适老化产品中。
多功能床、AI跌倒报警器等智能化康复辅具已广泛应用于养老服务中,这些智能化适老产品除了让老人们享受到高科技的便利外,也助力各类养老机构提高服务的舒适性。
在去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上(以下简称老博会),一款AI跌倒报警器亮相,它具备跌倒检测、挥手求救检测、隐私计算、电子围栏等AI技术。跌倒报警器通过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分析整个房屋空间,自动判断是否有人摔倒并报警。同时,还可通过人工智能识别、记录老人的日常活动,比如睡觉时间、行走时间、弯腰时间等,能够辅助医生和看护人员分析老人的健康数据。考虑到老人在家的隐私,这款产品不上传不泄露他们在家的真实视频,仅显示火柴人动画,特别在居家护理时对老人隐私进行保护。
卧床不起的老人很大的问题是“翻身难”,在老博会上,江苏一家公司生产的一款24小时自动体位转换多功能床很吸睛,它可预设老人翻身的时间、频率、角度,减轻照护人员的负担。随着工作人员在遥控板上操作,多功能床的床垫左右起伏,这就完成了一次翻身。重庆一家公司生产的一款轮椅床,睡在床上的老人外出时无须从床上搬移到轮椅上,工作人员操作床边的按钮卡扣,一张床在两三分钟后一分为二,脱离的那一半变身为轮椅,方便老人出行。
“上述两款多功能床目前在萧山市场上还难觅踪迹,但如紧急按钮、烟感探测器等智能化产品已应用到了不少老年人家中,可及时发现和处置一些意外事件。”华邦浙江办事处负责人裘政华介绍说,“考虑到不同老年人有不同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我们会先期上门根据老人情况实施‘一户一策’,让老人在家中独自生活也能获得安全感和尊严感。”
记者手记:
期待新产品更友好政策更加“给力”
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老才是问题。增进老年人福祉,不只是一种人文关怀,更应成为一种社会刚需。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有实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龙头”带动作用,壮大相关产业链。同时,应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此外,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小到老年人的鞋子、手机等,大到涉老建筑,各种涉老产品和服务应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可从市场相对成熟的产品入手,加快制定及修订一批关键急需的产品和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