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宋小玲 汪钰婵)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不少社区都会遭遇居民活动空间受限的情况。如何在 “螺蛳壳里做道场”?北干街道博学路社区给出了新的示范样板:将社区办公楼二楼屋顶的大露台,改造成居民的多功能活动空间。
博学路社区下辖天钜银河府、银塆学府两个小区,常住人口6200余人,是一个年轻人多、新萧山人多、居民需求多的新社区,拥有十支志愿者队伍和十个社团组织。
各式各样的社团队伍丰富了居民们的生活,但也遇到了空间掣肘。社区拥有100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除了办公区域200平方米,大部分用于养老服务、婴幼儿驿站等,可用空间已经到了天花板,难以满足居民更多元化的活动需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楼顶的大露台,足足260平方米左右。“上面清风徐徐,放眼窗外,目之所及是沿街美景,这么好的地方一定要利用起来。”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星空露台的想法诞生了。今年初,星空露台改造计划正式启动。
居民们和“社区合伙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先后购置了绿色草皮、翠竹、花花草草及一些特别的装饰品,将露台打造成4个功能区,包括奇妙农圃、博学E微坊、双10社团沙龙区和超级圆桌派,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露台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感,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
其中,奇妙农圃是一个小型的都市农场,居民们可以在这里种植各种植物,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博学E微坊内将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双10社团沙龙则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无论是书画社、摄影社还是舞蹈社,都可以在这里举办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小玲看来,星空露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社区的一方议事平台。博学路社区是北干街道线上圆桌汇的发源地,未来,线上圆桌汇将与星空露台的线下议事平台超级圆桌派结合,让议事场所突破空间限制,丰富居民的参与形式,让协商议事常态化,真正让闲置露台变身全民舞台。大家可以在这里讨论实事,反映舆情,甚至可以分享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经验。
半个月前,萧山区农民书画协会在这里举行了一场文艺范十足的书画展,这也是改造后的星空露台首次亮相。精美的书画作品与露台景观巧妙融合,带给居民们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随着星空露台的投入使用,博学路社区打造的全新“e”邻空间,构建起更有温度的“熟人社区”,让居民在惬意的生活中,找到家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