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夏”时节插秧忙 田间地头披“新绿”

  本报讯  (记者  何可人  李霖达  通讯员  周介媛)当前正值“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时节,在我区田间地头,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投入夏耕夏种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6月7日上午10时许,在临浦镇临一村潼江自然村王云峰家庭农场的大田里,两台插秧机正有条不紊地来回穿梭,所过之处,嫩绿的秧苗整齐插入泥土,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绿毯。

  今年,王云峰家庭农场的大田作为我区水稻科学施肥“三新”集成千亩示范方,计划种植单季晚稻1150亩。“从6月5日起,我们预计5天内可以完成所有田块的插秧工作。”农场技术员王新民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农场在晚稻种植过程中运用了三种新技术,分别是水稻“缓控释肥+机插侧深施肥+无人机追肥”全程精准施肥技术、水稻“新型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机插侧深施肥”精准施肥技术,以及水稻微生物菌剂育秧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实现水稻的提质增产,我们力争今年晚稻收成达到亩产750公斤以上。”王新民信心满满地说。

  “三夏”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为此,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对“三夏”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当天上午,在位于戴村镇南三村的王云峰家庭农场水稻高产攻关田里,我区粮油产业首席专家黄福旦率队开展苗情调查。

  “这些秧苗刚插下去不久,马上要进入分蘖期。我们对其进行苗情调查,主要包括测量株行距、调查基本苗、确定叶龄等。根据苗情,可以为下一步做好田间管理提供依据。”黄福旦说,随着梅雨季的来临,降雨增多,农户们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水、搁田控苗、水肥管理、除草灭螺等工作,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评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悦读
萧山“医保小智”一年服务1.9万人次
杭州空港口岸进口今年首架保税租赁飞机
统一查找、集中扣押 执行“攻坚”破难题
“三夏”时节插秧忙 田间地头披“新绿”
百人包粽一家亲
与运河“童”行——探寻浙东运河系列研学活动启动
清华教授“大咖”加盟 萧山这所小学迎来了一位科学家校长
我区召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
从歇脚到服务 “24小时驿站”暖心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