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观祥
周兄,大名国强,是我在义蓬水泥厂船队工作的“难兄难弟”。1982年初至1983年底,我俩在同一条拖驳船上,风雨相伴、同舟共济近两年。1983年底,他调至机修车间,过了半年,我调到了一家工厂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此后我们两人各奔东西,几乎没有了联系。
周兄和我一样,都是高中生,他去船队前,曾在杭州一家大厂实习过车床、铣床、刨床。因他文化程度高、悟性好,又热爱这项工作,所实习的几个工种,都掌握得很好,操作各类车床得心应手。回大队农机厂后,便成了厂里的“掌舵”师傅。之后,义蓬水泥厂招工,他在父亲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地到水泥厂船队报到。从此我俩便成了朝夕相处的船友。
在船上,他很爱学习,一有空就看些技术方面的书,其中《无线电杂志》是他的最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兄从水泥厂辞职,自己另起炉灶,从事了不锈钢加工和制作行业。因他做工精致,收费适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周兄虚心好学,多才多艺,我与他又情投意合,对他一直心心念念,很想有机会见见面,聊聊在船队的往事,聊聊别后的经历……
2022年11月底的一个下午,我在萧山绣衣坊北侧逗留,正好遇上了办事经过的周兄。虽近40年未曾相见,却像有一股极强的磁力,让我俩四目相视,又很快都叫出了对方的名字。我们不约而同地伸出了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与周兄加上微信后,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水泥厂辞职后,夫妻共同去了绍兴柯桥创业,一边加工制作不锈钢制品,一边开起了不锈钢型材专卖店。周兄制作工艺高人一筹,他代理的型材质优价廉,广受客户青睐,生意如日中天,从中掘得了第一桶金。此后,进军幕墙行业,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幕墙行业,成了行业领军人物。
近年,我常用口述史文体,写些沙地和围垦系列小人物,发表在报纸刊物上,有时也分享到朋友圈中,周兄看到后,总会点赞或写上几句评论,给我加油鼓劲。
去年年底,他给我微信留言:你致力于写围垦系列人物,写得生动、真实、立体,这个点位很好、有意义,是对一代艰苦奋斗的萧山围垦人的真实记录,是弘扬和传承围垦精神的很好方式。他同时提议我,写写曾在萧山水利和围垦战线,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他的老父亲。
然而,因我限于某区宣传部门的约请,专注于写围垦系列人物,一时无暇顾及采访他的老父亲。近日,周兄又给我留言,说他老父亲身患疾病,近7年做了6次大手术……
看到留言后,我的心情难以平静,第二天便动身去党湾镇采访了周兄的老父亲。在周老身上我仿佛挖到了一个富矿,觉得有取不尽的宝贝,写不完的故事。回萧山后,我马不停蹄地写,用了5天时间,写成了《我在萧山水利和围垦摸爬滚打37年》一稿,长达11000余字。5天后,我再次登门周家,让周老亲自审核。看完文稿后,周老用他那颤颤抖抖的右手,为我竖起了大拇指。紧接着说,“你把我与萧山水利和围垦的事,活生生地记录了下来,谢谢你!”这是周兄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