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底子

萧山的一汤一菜

  ■ 紫燕洲

  说到萧山的美食,不得不提起“萧山十碗头”。萧绍地区的“十碗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2012年,沙地“十碗头”被列入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十碗头”一般包括:汤三鲜、前“东坡”、后“东坡”、白鲞扣鸡、糖醋排骨、醋熘鱼、炒时件、炒肉皮、肉丝炒芹菜、榨菜肉丝汤。

  我是土生土长的萧山南片人,榨菜蛋花汤偶尔也会上我家的餐桌。但是“十碗头”里排上了榨菜蛋花汤,我是有点不太理解的。因为我的理解中,萧山人第一爱的肯定是“神仙汤”。

  不管是萧山南片还是沙地又或者是市区,大部分萧山人都很爱“神仙汤”——夏天下饭神汤。每年春天,油菜花开那段时间,在萧山的农村里,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河埠头池埠头又或者是溪坎埠头,都热闹非凡,大家都在忙着晒干菜了。地里的芥菜被齐刷刷收割回家,堆在阴凉处三至五天,等菜叶子被捂得颜色变黄,便可以洗了。制作干菜的这段时间,家里不管男女老少,但凡有空的都会一起帮忙。地里收菜的,洗菜的,切菜的,揉菜的,翻晒的,忙得热火朝天。春天这一季的劳动,可是一年“神仙汤”的来源。芥菜叶子做成了干菜,可以做霉干菜扣肉,可以炒豆角配料,可以干蒸下粥。菜梗子便是做神仙汤专用的。一碗神仙汤,也可以分好几个版本,基本版可以只有菜蒲头加水;进阶版,可以菜蒲头加丝瓜或者番茄之类;顶配版那必须是菜蒲头加河虾加鞭笋。夏日里因为暑气难耐,大家都是各种吃不下,没胃口。一碗神仙汤,第一口解渴,第二口解暑,第三口生津,四口五口不知不觉一碗饭就已经下肚,实在是萧山人离不开的夏日解暑神汤。

  如果说春天洗菜切菜晒菜是萧山农村的一景,那晒大白菜,便是萧山冬天很有画面感的人间烟火,是萧山版的“晒冬”经典镜头。萧山有一道名菜,叫作炒二冬。哪二冬?自然是冬腌菜和冬笋。初冬时节,萧山农村家家户户都忙着晒大白菜,但凡能晒到太阳又干净的地方,都会晒满大白菜,着实壮观。有些人家喜欢腌菜时加点辣椒提提鲜味,那他们家晒冬腌菜时也会晒着一堆自家地里种的红辣椒,那画面就更美了。这一白一红,在阳光的照耀下带给人们多少收获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冬腌菜在腌制之前要略微晒干一些水分,所以白白胖胖的白菜们总要被整棵晒那么两三天。到了入缸腌制的日子,一层白菜一层盐,脚踏白菜水缸腌。也就30天左右吧,腌白菜便可成为萧山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了。萧山人甚至为它造了一个公园,在南片大镇临浦,就有一个大大的“腌白菜公园”。老百姓对于腌白菜的喜爱可见一斑。腌白菜在萧山,是一个百搭菜,除了炒二冬,腌白菜炒蘑菇、腌白菜圆笋汤都是冬天备受欢迎的菜品。

  都说绍兴臭豆腐有名,其实萧山人也有几个臭得出名的臭菜。喜欢的人大快朵颐,不喜欢的,闻到味道都会跑得比兔子还快。在春天,大概是油菜花开这段时间吧,腌白菜的大缸里便会传出来阵阵臭味,挖出来的腌白菜也不再像年前那样饱满鲜亮了,而是颜色暗沉。而此时,苋菜却是最鲜嫩的时候。清明前后,一碗臭腌菜炒苋菜,爱吃的人光这一碗菜就能下两碗饭,闻着臭,吃着香,美味不可方物。

  到了夏天,苋菜都已经长得跟人一样高了,老百姓又把这长得高高的苋菜杆子砍回家,切成小段,在清水中泡上一天左右,等水中出现了很多泡泡,捞出苋菜用清水洗净,沥干后撒上盐搅拌均匀,再放入腌菜坛子中3至5天便可食用了。苋菜杆子经过几天发酵,又成了一道臭味美食,还必须和臭豆腐一起蒸,俗称蒸双臭。这又是萧山民间最常见、最受欢迎的臭菜之一。

  萧山不光有以臭出名的名菜,还有以臭出名的点心——油炸臭年糕。萧山的民俗里,过年那必须是搡年糕的。搡好的年糕等放两天左右便要切成条状,放入水缸里养着,每隔两三天换水一次。开春后,水缸里的年糕就开始慢慢发酵,散发出一阵阵臭味,但是也并不是坏了。这个时候,把这个年糕切成片,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出锅后只要撒那么一点点盐,便是一道人间美味。闻着臭,吃着香,香里带着臭,越臭就会越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萧山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萧山人民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展示着萧山各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每一道看似简单的菜品,背后都是文化的传承,他们品的是食物,回味的却是家乡的味道,在一汤一菜之间,品味着萧山的烟火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银发族~~~
紫藤花~~~
老底子~~~
醉花阴~~~
尖尖角~~~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专题
耄耋文人寻西施
做新时代大先生
萧山的一汤一菜
为食而聚为财而分
记忆中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