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内心的宁静

  文/汪恒

  “K先生病了。确切地说,是K先生觉得自己病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K先生数次对夫人忧郁地说:‘我肯定病了。’他觉得心脏出了问题。‘它好像根本不是我的了’……”如今,人们常常迷失在喧嚣与浮躁之中。《孤独的清醒者》这本书,让人窥见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异世界。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揭示那些被忽视的真相,看到孤独与清醒的价值——在时代喧嚣中要坚守内心的宁静。

  酸甜苦辣是生活,热气腾腾是人生。本书收录了梁晓声的10篇全新中短篇小说,那些“人世间”未完结的故事,在这里接续上演。屡破奇案的老警察,遭遇职业生涯“滑铁卢”;迎来事业“第二春”的网红教授,一夜间被推到风口浪尖;心怀复仇念想的女人,一早醒来变成了一只蚊子;两个互换心脏的人,竟然性情大变……他们被时代浪潮裹挟——当大多数人流于世俗,清醒者选择对抗,他们不接受命运的审判,所以注定孤独。

  在梁晓声的笔下,每个故事仿佛是精心布置的迷宫,我们在其中穿梭,时而迷茫,时而恍然大悟。这些故事中的角色,有的孤独而执着,有的荒诞不经却引人深思。《网事》中的苗先生凭借捍卫“年轻女士们美己悦己的正当权利”,一跃成为网络大V,找到了退休后的第二职业。后来事情发展身不由己:受到纪委调查、失去与网站合作机会……诸多无法证明的事,让苗先生陷入自证与证伪的牢笼之中,并在事情的一步步发展中堕入深渊。原本寂寂无闻的退休教授在网络时代成为名人,却又颓败于网络。

  与苗先生知道内情却无法表达不同,《醉源》中的每个人只能看到事情的某一面,正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的“合理”选择让一场“不合理”的风波席卷开来。“她晓得郑老师早就希望拥有一套《辞源》,但县里的书店没进,郑老师不愿从网上买。若买了盗版岂不闹心?”李思雨回乡探亲,救人时打开后备箱,被人偷走送给恩师的《辞源》。小偷不识繁体字,把它错当名酒送给亲戚。这部《辞源》在流传中,引发一场官场的“震动”。谁能想到,这次“洗牌”的导火线,竟是一个小伙子不识字的缘由引起的?简直荒诞。

  一部《醉源》,讽刺了一个圈层。《悬案》中难以破解的“悬案”,并非找不到凶手,而是无法认定动机因由。“我承认,你分析得丝丝入扣,基本上,可能就是那么回事。但,你也得承认,分析得再符合逻辑,那也不过是主观分析,不能成为定论的。没有录音为证,没有录像为证,没有一句口供,你真认为咱们去县局是有实际意义的?”吕正破解了“悬案”,但他没有证据证明,这桩案件仍是待破案,他因此患上忧郁症。吕正的忧郁来自无法向别人证明自己所述即为真相,他无力地挣扎着,看着事情的发展与努力的方向渐行渐远。

  “孤独并非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反思自我的机会。”在孤独中,我们能够摆脱外界的干扰,倾听内心的声音,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这种对孤独的全新解读,让我们不再惧怕孤独,学会在孤独中寻找力量。他强调了清醒的重要性。清醒意味着不随波逐流,能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书中的人物在面对各种困境和选择时,有的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有的则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方向。只有保持清醒,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读着读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梁晓声用他那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笔触,把那些大家刻意忽视的人性和社会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文字间,让人感觉到保持清醒,独善其身地活着,十分不易。但此书仍是部值得一读的佳作。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在随波逐流的潮流中,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每位读者在读完此书后,会对孤独和清醒有新的认识,更加坚定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真实和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韩江《素食者》等作品赏析
~~~
~~~——读韩江诗集《把晚餐放进抽屉》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在与世界的独白中凝视伤痛
坚守内心的宁静
日常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