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字 记者 周婷 通讯员 周玲洁
图片由瓜沥镇提供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今年以来,为持续做好反诈宣防工作,瓜沥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以精准式、合力式、覆盖式的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提升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质效,不断筑牢反诈安全防线,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守护群众钱袋子。
一是举办“浙沥平安”文创大赛。通过书画作品、剪纸、花边、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多种形式,带动辖区群众自觉投入平安建设,让群众“有感有得”。累计收集反诈作品60个,设置书画作品类、海报设计类、剪纸花边类共12个奖项,营造了良好的平安建设反诈舆论氛围。
二是定期发布《反诈大事件》《反诈周报》。根据近期受损案例,每周制作《反诈大事件》,向群众展示诈骗分子的常见手法和作案特点,提高对各类诈骗手段的认识,今年累计已发布《反诈大事件》40期;另外,每周制作《反诈周报》,包含本周受理电信诈骗案件、本月电信诈骗案发数前五、全年案发数前五等内容,告知村社诈骗案发情况,提供精准防范建议,提醒村社层面的反诈知识培训与宣传,绷紧时刻防范之弦,今年累计已发布《反诈周报》38期。
三是“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力开展反诈宣传。“线上”利用互联网受众面广、宣传方式新颖、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通过短视频、“浙江瓜沥”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形式转发反诈典型案例和防范提示,提高群众的自我反诈防诈能力;“线下”组织“合沥治”小专班队伍深入沿街商铺、学校、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家中等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举行知识问答等形式,面对面地开展预防打击电信及网络诈骗宣传,切实增强群众辨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1400余次反诈宣传,宣传人次达到17余万人。
航坞社区反诈宣传实施“三部曲”
首部曲——自制短片上银幕,开创反诈宣传新形式。随着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社区反诈也要与时俱进。围绕最新电诈案例手段、套路、防范等策划创作了一系列反诈短视频,如《“卷帘门”式杀猪盘》《多点陪伴·少点套路》《防范身边的电信诈骗》《网络安全·你我同行》等,将真实案例和反诈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多元化展现和多渠道宣传。日前,航坞社区还携手瓜沥司法所,组织开展令人耳目一新的“反诈进影院”亲子活动。活动当天,社区自制的反诈短视频在电影院正式上映前滚动播放,取代了传统的广告时段,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反诈教育,切实推动反诈防骗意识在辖区家庭成员中“宣传入脑、警惕入心、防范入行”。
二部曲——戏说红楼闹喧天,情系民生防诈骗。航坞社区特别邀请了小百花越剧团,为居民们献上了一场经典越剧《红楼梦》的精彩演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反诈宣传活动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增强群众反诈意识,进一步筑牢全民反诈防线。在演出的间隙,航坞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巧妙地将反诈知识融入互动环节。社区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真实案例、设置反诈知识问答等形式,让居民们在欣赏越剧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居民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部曲——各式活动人鼎沸,多维度守护更安心。航坞社区邀请瓜沥反诈讲师团老师为社区的孩子们开设反诈课堂,精心准备的鲜活案例、模拟诈骗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远离诈骗。同时,向孩子们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反诈讲师团小成员们回家饶有兴致地给家长们上起了反诈课。与此同时,社区还通过定期召开楼栋长、民情圆桌和党员会议,深入探讨反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党员、乡贤等带头参与各类反诈宣传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反诈的热情,为构建航坞平安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网格守护,群联村用心看好群众“钱袋子”
网格员因其岗位的特殊性和村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成了村民一有事就想到的第一人选。日前,群联村网格员赵王芳照常开展着日常工作。村民沈某找上了门,让赵王芳帮忙操作提高手机银行转账额度。
出于对沈某的了解,以及职业的敏感性,赵王芳以开玩笑的口吻问了一句,这是要买什么大件,要花这么多钱?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沈某听小姐妹说现在可以在手机刷单上赚点零花钱,还是每天日结的,一开始也是将信将疑地加了个微信群,准备观望下,但即使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天天看着群里的人晒着每天的收益,还是心动了,于是沈女士就想着小投入小回报的试试水,试了几次尝到了甜头的她逐渐开始放心大胆了。
手机刷单的金额越高返利也就越高,10000元可以返利3000元,沈某想着正好赚笔钱可以换个手机,但是沈某银行卡每日转账的上限是2000元,于是出现了沈某的此次“求助”,希望赵王芳可以帮她在手机上把限额改得高点。
赵王芳了解清楚这一情况后,便察觉这疑似诈骗,劝说沈某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听到这话,沈某急了:“怎么可能,我前面确实都收到返利了,绝对是可信的,你帮我把限额设置下就好了,动作快点嘛,不然买菜烧饭都要来不及了。”
见沈女士这般执着,赵王芳赶紧联络“合沥治”小专班成员前来一起劝说。大家仔细帮着沈某分析了改刷单微信群里的套路,并将网上相关类似的案例通报的情况摆到沈某面前。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苦口婆心地耐心劝诫,这才让沈某恍然大悟,最后退出了这个微信刷单群。“一时糊涂,被群里各种利诱看得心动了,现在想想确实不会有这种白捡的好事,谢谢你们。”
后续,群联村“合沥治”小专班成员对沈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查访,也对辖区村民再次深入开展了反诈宣教,用心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东灵社区开展“新心向融 乐业安居”
反诈宣传广场活动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近日,一场“新心向融 乐业安居”为主题的反诈宣传活动在东灵社区广场举办。瓜沥镇平安办、地铁19号线彩虹车队也加入其中,大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将现场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宣传方式,提醒居民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要向陌生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情况,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发现可疑诈骗时一定要及时报案,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工作人员还为来往居民讲解实际案例,让居民正确地理解电信诈骗的途径和危害,真正树立防范意识。
此次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份,现场向60多位来往居民讲解反诈案例,真正让辖区群众了解、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常识,增强广大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永福村不断提升反诈宣传“穿透力”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使反诈宣教阵地更加坚实、宣传氛围更加浓厚,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反诈推文、向村民分发宣传页、安排志愿者宣传反诈知识等方式之外,日前,永福村精心组织,邀请瓜沥派出所警员走进辖区,为辖区群众开展反诈宣传,为群众守好“钱袋子”。
近年来,随着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永福村反诈宣教工作力度始终在不断增强,但依然存在部分群众反诈意识不高、容易轻信他人等现状。对此,永福村村委专题研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分批开展反诈宣教。为让村民都能参加此轮宣教,永福村选择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批开展宣教活动,确保时间上不冲突、空间上更贴近。
本轮反诈宣教,瓜沥派出所警员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全面宣传各类诈骗形式,积极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守护好自身及家人的财产安全。下一步,永福村将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提高宣教“穿透力”,让反诈意识深入人心。
隆园社区突现一批“小小反诈宣讲员”
为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反诈意识,近段时间,瓜沥三小三(2)中队梦想小队走进瓜沥镇隆园社区开展反诈宣讲活动。
宣讲前,队员们在隆园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社区反诈形式和反诈工作的具体内容,并通过聆听各种各样的诈骗案例,学习反诈知识。
随后,队员们化身“小小反诈宣讲员”走进社区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开展反诈宣传。他们有的在公园旁边分发反诈传单,有的站在路口进行宣传:“叔叔阿姨,如果你收到可疑短信、电话一定要注意哦,可能是骗子哦……”“接到诈骗电话不要慌,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哦……”“请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骗子的电话就打不进来了……”这是“小小反诈宣讲员”们在开展反诈宣传时向群众们所做的提醒,一句句干货满满的反诈知识让人听着入耳又入心。叔叔阿姨们面对这群稚嫩却热心的队员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答应队员们一定注意防范,将诈骗电话“扼杀在摇篮里”,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此外,队员们还通过几个生动鲜活的情景剧表演,向大家展示了街头扫码诈骗、冒充身份诈骗和网络刷单诈骗这三种典型诈骗的行骗方式,让观众对这类诈骗手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如在冒充身份诈骗的情景剧中,队员们表演了骗子如何冒充医生骗取钱财。网络刷单诈骗的场景则展现了骗子利用虚假网站、中奖信息等手段,一步步引诱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街头诈骗的表演中,骗子们通过扫码免费领取奖品这种看似诱人的方式,吸引路人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