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尘世间

郜岭还是英雄岭

  ■赵显一

  郜岭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家家门前小溪环绕,流水潺潺,这里海拔高,森林茂密,负氧离子极为丰富。

  不少家在临安附近的老年朋友,看上合适的房子,买下几十年的使用权,然后,每年的盛夏季节,在这里住上一两个月,俨然成了一个候鸟部落。这个双休日,我们几户人家慕名而来,在农家餐馆用过晚餐,散步在坡道民居前,没想到耳旁乡音缭绕,停住脚步交流,居然有好多家乡人,分外亲切。老人们对这里的空气、水质和气候情有独钟,这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郜岭村上方,有一条平缓的山路,翻过山头就是安吉地界。6点多我走在这条水泥路上,沿途溪流清澈,溪中巨石或立或躺,不知从何而来,鸟叫声蟋蟀声声声悦耳,民居前,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早锻炼,路上,人们手捏一根竹竿,膝盖上套一个护膝,结伴而行。山上有几个壮汉在砍伐毛竹,不时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行至密林深处,发现一处年久的小平房,房前道地干净,农具井然有序,想必房屋的主人定是一个钟情自然山水的现代农夫吧。再往上走,道路收窄,水泥路变成了石子路,手机没了信号,看看前后已经没有同路人,便不再前行,半途折回。

  有个童乐饭店,生意比较好,室内墙上挂满了各种户外组织的旗子和标识。童乐饭店和大多数民居一样,门前一条溪,一些零星地散落在房屋四周的土地上种满了各种时鲜蔬菜,屋后鸡鸭散养,厨房间有老式土灶,劈好的柴火码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农村,家家户户烧柴火灶的年代,这纯粹的烟火气让人倍感亲切。

  从童乐饭店下来几百米的地方,有一处被林木翠竹遮掩着的墓地,地上摆放着各种鲜花,墓前有块一人高的墓碑,上书“郜岭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天目山人民政府敬立”。1937年12月21日,侵华日军500余人尾随从淞沪战场撤退的中国军队,企图越过郜岭占领於潜,切断杭徽公路,席卷浙西全境。国民革命军第48军第176师在师长区寿年、副师长凌压酉的率领下,奉命于郜岭设防抵抗。在当地民众的奋力支援下,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共歼日寇300余人,战斗取得了胜利,保卫了杭州及浙西全境的安全。此战被称为天目山保卫战,也称郜岭之战。这次战役,有139名官兵和8名民夫在战斗中阵亡。1939年清明节,浙西行署在郜岭田青塘建造“郜岭抗战阵亡将士墓”,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黄绍竑亲题“郜岭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铭文。墓的侧面,立着黄绍竑题写的铭文碑和临安县(市)人民政府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块墓碑记。我仔细端详,肃然起敬,脑海里浮现出将士们浴血奋战、同仇敌忾的壮烈场景,情不自禁对着墓鞠躬致意,以示哀悼。

  从郜岭回家,穿行在弯曲险峻的山路上,对郜岭这个群山环抱的小村落有了更多的认识,是啊,它不光是夏日度假的“桃花源”,也是一处值得后人敬仰拜谒、缅怀追思的“英雄岭”。今年夏日,应该再去一次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迎春花~~~
五味子~~~
麻辣烫~~~
尘世间~~~
尖尖角~~~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轻装2025
年味永远不会褪色
“年轻”的张学友
郜岭还是英雄岭
南浔古镇拓印记
富贵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