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谦
寒假里,我和家人去了南浔古镇,体验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亲手印“福”字。
在古色古香的小镇上,有一座民国时期的藏书楼,刚进园子,就听到有人兴奋地大喊:“成功了!”循声望去,原来是浙江图书馆正在举办非遗拓印“福”字活动。为了沾沾福气,我也准备大显身手。我潦草地用蘸刷在板上划了几下,以为印个“福”字很简单,没想到脱模的时候,“福”字不仅不清晰,连红纸都破了一个洞。我眉头紧锁,拿着福纸左看看右瞧瞧,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
“失败是成功之母。”就在我退缩时,妈妈走了过来。她找来一瓶墨水,拿着一张崭新的红纸,轻声说:“别灰心,再来一次。”我不耐烦地跺脚:“我不想试了!”妈妈没理会我,快速往砚里倒上墨水,用刷子蘸匀,仔细涂抹雕版上的“福”字,边刷边笑:“来试试,这次肯定行!”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忽然有了信心,接过刷子,开始认真“工作”。
这次,我细致地将墨水涂满整个雕版,让每一处都蘸饱墨汁。然后,我轻轻地把红纸铺到雕版上,用案板轻轻敲打,让墨汁充分渗透到红纸上。最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脱模。我屏住呼吸,两只手捏住纸张的两端,小心翼翼地揭下红纸,心里默念:“天灵灵,地灵灵,保佑我的纸完好无损。”当我看到红纸上的“福”字清晰可见时,我兴奋得尖叫:“哇,成功了!”一个神气十足的“福”字跃然纸上,仿佛代表了这一年的好运都包含在其中。我开心得像只小兔子,欢蹦乱跳。围观的路人纷纷夸奖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仿佛自己变成了“小老师”,一股莫名的自信在我心中涌动。
这次印“福”字的经历虽然一开始遇到了挫折,但我并没有气馁。通过再一次尝试和妈妈的帮助,我终于成功地印出了一个完美的“福”字。寒假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知识,还让我体验到了努力和坚持的意义。这次有趣的经历,成了我寒假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作者系信息港小学406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