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企服务贵在精准

  ■本报评论员  周珂

  去年以来,萧山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助企陪跑员制度,来自镇街(平台)一线干部队伍的助企陪跑员受任上岗,助力企业向前奔跑。

  助企服务很常见,助企陪跑员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差异就在服务的精准度上。

  临浦一家企业百晨食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企业本计划增资扩产,但在临北路北区块“腾笼换鸟”连片改造提升计划中,公司地块被列入征收范围,面临腾地清退。陪跑员与镇经发办等部门的同事组建工作小组,研究形成企业扩产的三个方案。最终,企业采用租赁过渡方案,在发展上有了更好的缓冲空间。

  咨询政策、搜集案例、摸排闲置厂房,与各方沟通协商,陪跑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企业负责人誉为企业的“特别顾问”。

  “特别顾问”,是对精准服务的一个很高的评价。

  深入自己的陪跑企业,了解企业诉求,解决相关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款“私人定制”,为的是进一步集聚力量、带动资源,向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服务支撑。

  陪跑员,主打的就是一个“精准”。

  此次萧山也进行了陪跑员制度的升级。为了让陪跑员懂经济、懂企业,萧山还成立了一支助企帮帮团队伍,几位团长都是经济部门的一线骨干人员。

  新春伊始,杭州“六小龙”声名鹊起。随之而来,杭州营商环境也被持续刷屏,迅速破圈。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陪跑员深入一线,团长教授经验,再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萧山构建渠道互通的助企陪跑生态圈,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当然,企业在成长,助企陪跑也要成长。陪跑员要多维度理解陪跑的意义。

  从宏观发展方面来看,聚焦经济发展要求,陪跑员要像政府划向企业的一条小船,或是引航,或是护航,用链式思维来服务企业,让潜力股企业能在新质生产力的大场景中更好地奔竞向前,加快萧山区产业转型升级、梯队建设。

  从微观个体来看,聚焦企业发展诉求,陪跑员要用心用情做服务,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下沉一线等形式,增强抓经济工作本领,靠前服务、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沉下去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助企服务,还需跟上产业发展节奏。萧山企业单兵作战多、合作抱团少,要将资源聚焦在产业链上,将服务深入到产业链中,陪跑员可多互通信息、整合本地资源,帮助企业拓展本地供应链资源,助力企业卡位入链、融合发展,加快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陪跑员制度不仅体现了政府在创新生态中的多重角色扮演,也有利于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机制。目前,助企陪跑员模式已在多地落地,除了萧山,还有甘肃庆城、重庆高新区等,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一模式还会形成一些可复制的经验,将政府服务合理合情地嵌入到产业发展的全周期中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漫谈
萧山元素的电影,如何走得更远?
让青年友好食堂“花”开萧山
助企服务贵在精准
民间高手的机会来了吗?
热心市民
多元人才观在这个春天“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