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监督 织密工伤保险基金“防护网”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高佳娣  古志钦)“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让工伤预防与治理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日前,区纪委区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赴区人社局开展回访检查时,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对大数据监督工作赞不绝口。

  事情要从一条红色预警说起。前不久,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系统预警显示,区社保中心向赵某某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存在疑点,赵某某存在先工伤后参保的问题。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迅速联合区人社局开展核查,发现了问题原因,进行了责任追究,对相关补助金完成追缴,并强化内部管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萧山作为工业强区,制造业高度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多,各类工伤事故发生数量较多。根据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相关部署,区纪委区监委协同区人社局开展工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大数据模型构建、碰撞交换、疑点比对等手段开展全流程监督,围绕待遇重复领取、工伤重复申报、鉴定部位与工伤部位不一致等重点问题,排查相关数据4万余条,发现疑点数据452条,查实、整改问题32个。

  目前,公权力大数据平台已实现与民政、公安、卫健、医保、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如通过与医保数据比对,发现疑点数据23条,查实2起虚构受伤事实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案件,涉及金额14.7万元,基金损失已全部追回,案件已移送公安处理。

  此外,为了从快从严调查工地工伤案件,有效识别虚假工伤,区纪委区监委还协同区人社局创新开发“工地工伤48小时报”应用系统,截至目前,查实工伤不实申报25件、虚构受伤事实2件,全部作撤回处理,避免基金流失300万元。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伤申请和医保基金发放,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现场督查、明察暗访、抽查检查等形式,对工地工伤案件程序是否规范、材料是否齐全、认定是否及时等方面开展监督,避免优亲厚友、利益输送风险,进一步织密工伤职工权益保障网。

  下阶段,区纪委区监委将督促区人社局用好大数据工具,探索工伤职工和企业画像,推动工伤保险基金监管关口前移,封堵基金流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大数据监督 织密工伤保险基金“防护网”
我区召开民政事业 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跨界融合 壁球、金融课首次进文化馆青年夜校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 退货模式落地杭州 电商企业海外退货更高效
从“倒春寒”到“小阳春” 本周末迎来最高温27℃
机场口岸 再迎新赛马
徐金荣:五十五载从医路 妙手仁心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