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佳
微风轻轻掠过树梢,一场未来教育的生动预演正在瓜沥镇七彩幼儿园里火热进行。300多名孩子沉浸在五大智慧场景,用积木搭建亚运场馆、向智能语音助手学做豆瓣糕、透过AR沙盘守护“数字家园”……在与科技的深度对话中,孩子们通过探索与实践,共同勾画出学前教育迈向“智教时代”的生动图景。
处处都有“AI”的身影,科技让教育更贴心
走进幼儿园大厅,一块蓝色智慧屏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屏幕上除了常规的天气预报和一周食谱,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张跳动的笑脸照片。这些照片是系统通过智能识别记录的孩子们入园时的心情状态。同时,每个班级的出勤情况也以小图标的形式清晰呈现,老师们可以一眼掌握班级动态。不仅如此,智慧屏还贴心地设置了特需餐系统。无论是固定饮食需求还是临时调整,家长一键申报,大屏就会立马显示,食堂工作人员便会及时响应。“科技的意义,在于让教育关怀更细致入微。”园长沈王萍轻触屏幕演示道。
在大厅的一角,一只只智慧种植机整齐地排列着,里面生机盎然的绿植与孩子们专注的小脸相映成趣。孩子们运用水培技术,模拟自然界的光照和营养需求,轻松搭建起自己的种植乐园。“这些会发光的种植舱,是我们送给孩子的‘自然魔盒’。”老师蹲下身,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根系生长。在这里,科技与自然完美相融,孩子不仅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还体会到了生命教育的真谛。
移步到走廊,这里早已超越了传统通道的功能,变身成激发创想的魔法空间。地面投影将普通的走廊变幻成无限可能的世界:这一秒还是绿茵场,孩子们追逐着投影足球;下一秒又化作神秘海底,小小探险家们寻找着游弋的海洋生物;转眼间,四季更迭,落叶纷飞,孩子们伸手接住飘落的“枫叶”,惊叹声此起彼伏。“我们打破了空间的界限,让走廊成为延伸的互动游戏。孩子们于奔跑嬉戏间,锻炼了体能,也培养了观察力和创造力。”沈园长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五大智慧馆完美融合,把未来种进童年里
穿过走廊,一个个软糯的方言对话传来。在彩虹书屋,卢卡机器人正用纯正的萧山方言讲述《沙地故事》,全息投影将钱塘潮涌、渔船归港的生动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方言是文化的根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可听可玩的方式,让乡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一位老师轻声说道。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只需对着摄像头甜甜一笑,就能完成刷脸借书的整个过程,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移步创想家美术馆,这里正上演着一场传统与未来的对话。孩子们手持“神笔”,将萧山花边等非遗技艺转化为灵动的数字艺术。一幅幅作品在电子橱窗中“活”了过来,蝴蝶振翅,花枝摇曳。建构馆里,小小建筑师们正在用STEAM积木搭建亚运场馆模型,俨然一副专业工程师的模样。而在飘着豆子清香的宝贝厨房,“豆包老师”用温柔的声音指导孩子们做豆瓣糕:“把糯米粉揉成圆圆的小太阳,再用手指轻轻按出一个小窝窝……”科探所无疑是孩子们最流连忘返的场馆。AR课程《保护家园》将生态知识化作奇幻冒险,互动沙盘让孩子们通过双手感受自然的神奇。“快看!我们种的小花长大了!”孩子们欢呼着,见证着自己创造的“数字家园”的成长。在这里,科技的魔力让环保理念悄然扎根童心。
在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场景背后,也暗藏着七彩幼儿园的“5C成长密码”。自2020年开园以来,幼儿园就以超前的教育视野投身智慧教育探索,将AI等科技元素有机融入幼儿园互动场景中,构建起一个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理解力的完整教育生态。“我们始终相信,学前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沈园长如是说。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在收获珍贵的礼物: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拥抱未来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