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萧山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萧山日报小记者团开启“生命至上 浙里同行 科学小记者探寻‘安全密钥’”主题活动,通过消防探秘、防溺水演练、救援实战和急救技能四大特色体验,带领小记者们深入萧山区湘湖消防救援站、萧山体育中心游泳馆、萧山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萧山区安防体验中心等场所,以场景化研学全面提升小记者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文/黄春梅)
领略硬核“火焰蓝”,点燃消防安全热情
火灾无情,防范先行。6月14日,小记者们走进萧山区湘湖消防救援站,开启消防安全实践之旅。踏入救援站,消防员叔叔首先带小记者们参观寝室,并现场演示叠“豆腐块”被子。从展开铺平到捏出棱角,原本蓬松的被子瞬间规整,引得小记者们阵阵惊叹。消防员叔叔借此教导大家:叠被子三分靠技巧,七分靠耐心,这不仅能培养严谨细致的生活态度,更能锤炼坚韧意志。在消防安全中,这种自律与坚持同样重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细节防范,才能规避火灾风险。
接着,就来到了小记者们最期待的环节,他们穿上厚重的消防服,体验消防员在高温火场中的艰辛。由阻燃材料制成的消防服虽能抵御火焰,却也十分沉重,没一会儿小记者们就满头大汗。登上消防车后,消防员叔叔模拟火灾出警场景,讲解快速、安全出动救援力量的要点。这专业的模样,让小记者们心生崇敬,直呼:太酷了!这就是硬核“火焰蓝”!
活动最后,消防员叔叔还耐心地向小记者们传授火灾逃生技能,他叮嘱小记者们: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沿安全通道有序撤离,若无法逃生,要在窗口呼救等待救援。这场活动让小记者们近距离感受“火焰蓝”的魅力,点燃了消防安全热情,“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流进了他们的心田。
扣紧防溺“安全锁”,守护生命之花
生命如娇艳的花朵,溺水暗流却可能瞬间将其摧折。6月14日,小记者们走进萧山体育中心游泳馆。游泳馆内,黄教练为小记者们讲解溺水风险相关知识。他拿出专业救生设备,现场演示科学救援方法。“遇到溺水情况,千万不能盲目下水,要智慧救援,第一时间呼叫大人、拨打120,用长杆、救生圈等工具施救。” 黄教练的话,在小记者们心中叩响了安全的警钟。
实操训练环节,黄教练从最基础的水中呼吸教起。在黄教练的耐心鼓励下,原本紧张的小记者逐渐放松,开始挑战水下睁眼、水中漂浮等动作。每当有小记者完成一个标准动作,黄教练都会称赞:“这个动作能让你在水中多坚持一会儿,多一分生的希望!”
紧接着,黄教练模拟了腿部抽筋、体力不支等多种突发险情,开展针对性的自救训练。他手把手教小记者们用“勾脚背、拉脚趾”缓解抽筋,传授“水母漂”省力漂浮技巧,还反复叮嘱大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保持冷静是自救的第一步,每一个正确的动作都可能是打开求生之门的钥匙。”
这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防溺水安全实践课,让小记者们对防溺水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期待他们扣紧自身的防溺“安全锁”,并传递给更多人,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探秘蓝天救援队,解锁急救“技能包”
在突发意外面前,掌握急救知识能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6月14日,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地走进萧山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与身边的救援英雄亲密接触,迈出肩负生命守护责任、学习救援技能的重要一步。
据悉,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队员皆为志愿者,24小时随时待命。跟随邱队长走进救援队的装备室,专业的装备器具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从专业的救援绳索到先进的通讯设备,每一件都承载着救援队员们守护生命的使命。
在户外急救技巧学习环节,救援队叔叔们带来了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的实操教学。他们先展示如何用三角巾为手臂受伤的人员进行包扎,动作熟练又精准,边做边讲解要点:“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太松又起不到固定作用。”随后,大家纷纷动手练习,逐渐掌握了这些实用技能。
接下来的自救互救本领学习同样精彩。救援队叔叔们结合实际案例,教导小记者们识别户外风险,科学应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通过模拟场景,小记者们认真练习在危险中如何保持冷静,不断强化自我保护与救助他人的意识。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认识了身边的救援英雄,还学习了实用的急救技能。
勇闯“安防关”,探寻安全防护的奥秘
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如隐藏的暗礁,需谨慎规避。6月15日,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地来到萧山区安防体验中心,探寻安全防护的奥秘。
踏入公共安全馆,反邪教、吸毒危害及毒品认知等宣传内容,搭配电话、互联网、存取款防诈骗体验项目,让小记者们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隐患,提升防骗意识刻不容缓。走进毒品认知区域,各类伪装成日常物品的毒品模型令小记者们触目惊心。那些看似普通的糖果、饮料,实则暗藏致命危机,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人坠入毒品的深渊。而展示的吸毒者前后面貌对比照片,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小记者们认真学习着,内心对各类危险多了警惕与敬畏。随后,导师手把手开展心肺复苏教学,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从按压位置、频率到人工呼吸的要点,都进行了细致讲解,小记者们也有模有样地学习起来。紧接着,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交通安全馆。在这里,车辆撞击模拟实验中巨大的撞击声,让他们瞬间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走进醉酒小屋,小记者们还亲身体验酒精带来的眩晕、失衡等感觉。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明白了强化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此次安防体验之旅,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安全急救技能,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文/黄春梅)
小记者手记
小记者 沈钰杰 江寺小学102班
6月14日,我参观了湘湖消防救援站。
首先,消防员叔叔带我们参观了陈列馆,里面有很多叔叔们平时参加消防救援的照片,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接着,我们走进了消防员叔叔们的宿舍,一起学习了叠被子,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叠出这么整齐的被子。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消防员叔叔终于带我们去参观消防车了。走近消防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卷卷消防水带以及各式各样的灭火工具和救援设备。我最感兴趣的要属消防车的云梯了,它能伸缩自如。
最后,我还体验了一回小小消防员,当我穿上消防服的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觉得消防员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帮助别人,保护大家安全。今后,我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将来也能像消防员战士那样勇敢、无私,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记者 林熹 亚运村小学202班
6月14日,我跟随小记者团一行来到了萧山体育中心的游泳馆,跟随教练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
如果不小心在游泳中发生溺水,你会怎么办?教练告诉我们,大声呼救并非最佳选择,而是应该及时自救。教练一边讲述,一边演示,首先自己要努力抱成一团,然后把身体翻转过来,仰面朝上。紧接着,我们便下水开始练习,在黄教练的鼓励下,我开始勇敢尝试水下睁眼、水中漂浮等动作。
我记住了“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如果看到有人溺水,要赶紧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或者用长竹竿、救生圈去救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让我们牢记防溺水知识,快乐过夏天!
小记者 王骏杰 育才小学301班
作为萧报小记者,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萧山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近距离了解身边的救援英雄。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参观了救援装备室,走进装备室,我们惊呆了!墙上挂满了绳索、头盔,地上整齐摆放着救生艇、担架,还有一台像“大箱子”的生命探测仪。救援队的叔叔演示了它的用法:能通过细微振动发现废墟下的幸存者。“就像给大地做B超!”我赶紧记下这个比喻。
最酷的是无人机!救援队的哥哥说,它能飞到大楼着火的地方投送呼吸面罩,还能在洪水中定位被困人员。我们看了显示屏,画面清晰得连树叶都能数得清!
参观结束后,领队老师给我们宣讲了防溺水知识,课堂上,我积极举手发言,和领队老师学习了潜水救援包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蓝天救援队的叔叔们产生了尊敬之情,他们是真正的生命守护者。
小记者 孙茂航 长山小学404班
在萧山区安防体验中心,我们体验了“反诈大闯关”,原来坏人会用游戏当诱饵,偷偷转走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学会了“三不”口诀:不听、不信、不转账。
在消防车探秘环节,我们发现红彤彤的车“肚子”里藏着好多宝贝!灭火器像胖水枪,氧气瓶像太空装备。防毒面具戴上去像外星人,但能让人安心地呼吸。
最刺激的是急救大挑战!假人叔叔躺在地上,我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在假人的胸口有节奏地按压,抢救生命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啊!
回家路上,我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安全小专家啦,书包里装满了“安全超能力”。以后遇到危险,我要做安全卫士,用知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