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

  ■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蒋静怡

  气象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阴晴雨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那么,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昨天是世界气象日,记者走进区气象局一探究竟。

  走进区气象局,在5楼气象台的业务平台上,预报员正紧盯着眼前的一长排电脑,云图、雷达回波图、网格预报……屏幕上各类气象数据正在实时更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气预报的结果是“算”出来的。据了解,全球有数万个气象观测站,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上,每时每刻都在对地球的大气温度、气压、湿度等大气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观测。这些观测到的数据在供预报员实时查看之外,也会通过网络传输到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大数据运算,通过天气预报模型算法进行求解,形成数值天气预报。

  “但是这只是计算机通过算法对未来的模拟,跟实际情况还是有偏差的。”区气象台台长王琴介绍,由于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天气预报员还需要分析实况天气图和预报产品,结合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雷达探测资料等实时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判断后,便到了天气会商阶段。天气会商,就像医生给病人会诊一样,由各预报员运用专业知识,对未来天气演变充分发表意见,经过综合分析、总结,做出最终预报结论。在区气象局,每天都要进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会商。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后,根据不同需求和用途,制作成不同形式的预报产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各类渠道发布,这就是大家接收到的天气预报了。

  近年来,极端性灾害性天气在全球呈多发频发态势,为了守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部门将牢牢守住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不断提高数智化水平,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亚运
   第04版:文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小记者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暨经济干部业务培训会举行
我区多措并举保障亚运水环境
同心共富迎亚运 蜀山携手共护母亲河
我区召开残疾人工作会议
八大提升行动 杭州南站按下“决战亚运”加速键
我区召开食品药品安全暨亚运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组专题会议
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
凤凰山村:践行垃圾分类 改善人居环境
曹素民:短暂的人生,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关于清明节期间东郊陵园周边路段交通管制的通告
公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