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张旭
日前,抖音短视频平台网红“秀才”的账号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封,上了热搜。
网红“秀才”是谁?据该短视频平台页面显示,“秀才”拥有粉丝1217.6万,作品获赞超过2亿。证券时报网补充分析了“秀才”的粉丝:女性用户占比70.44%,其中40岁以上用户占比79.8%。“秀才”也被舆论戏称为“中老年妇女收割机”。
“秀才”秀不了了,中老年妇女顶流“塌房”了。有网友表示,“秀才”封号后,自己的母亲一天没有吃饭。“秀才”突然下线,如意外地划开了一层窗户纸,让我们把更多目光聚焦到了一个或许被忽略的世界——中老年妇女的情感生活,及她们无处安放的孤独。
互联网“适老化”已然显现。有商业调查机构统计,抖音、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3%,51岁以上用户占比也有18.9%,近三成用户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
“秀才”存在或者爆红,正是抓住了中老年人有钱、有闲,但往往孤单需要陪伴的共同点。
就像青少年需要偶像陪伴其成长一样,中老年同样有权利通过欣赏符合其期待的网络人物,满足他们晚年生活的陪伴需求。
有心理咨询师曾分析中老年人内心的世界,他们最缺乏的其实是爱和归属感,退休在家、脱离职场、缺乏社交、子女不在身边,圈子越来越窄,如果碰上离婚或是丧偶,无力感、孤独感、空虚感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项纳入了 14072 名我国老年人的数据发现,大约有 28% 的老年人感到孤独,而这个数据在农村地区更加严重。一篇针对安徽省农村地区 5652 名老年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有78.1% 的老年人存在中度以上的孤独感。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就自然而然地填补了中老年人这部分的情感需要。
“秀才”在短视频中呈现出的形象,永远是温柔、体贴、耐心、笑意盈盈,这一切给情感上匮乏的中老年人极大的情绪满足。
翻看“秀才”直播下方的评论,许多人将它当成“树洞”一般倾诉。甚至有一位72岁的“痴情”粉丝,跨越1700公里来到安徽,只为了见一面这位“完美男神”。
一位受访的90后表示,父母追星正常,适度打赏也可以。然而一旦这个度失去了控制,便成了一件坏事。之前“秀才”和“一笑倾城”直播打了一场PK,双方粉丝礼物刷不停。有不少网友调侃称,这场PK“干掉了一个省的退休金”。
此外,像之前网上爆出的“假靳东”事件,互联网以中老年人情感为入口,掏空老人的养老金。大妈奶奶们用大把的钱刷礼物,刷的其实是寂寞。
“秀才”封号了,我们无法保证会不会有“状元”“进士”之类的人再出现。
可见,互联网如何服务好中老年人、保护中老年用户的权益,是个绕不开的“必答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供给,让具有优质内容创作能力的“真秀才”出圈走红,从而使中老年用户从网络中收获正向的内容服务,真正在互联网的陪伴下安享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年轻人需要更多地关注中老年人情感缺失的现象,多陪伴父母,并帮助父母识别网上的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