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茶传承人王红霞
守望羲之家茶 传承永兴红韵

  ■文/ 金佳萍 徐以道  图/丁力等

  王羲之独创家茶,我家做了三百年

  她是萧山传统圆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但不是我想象中女强人的样子,不够干练也不够风火,不过清透纯净似清水芙蓉,浑身散发着浓浓书卷气,倒是与王羲之后裔的气质颇为相符。

  “圆茶,应该是萧山最老底子的茶叶,它起源于东晋王羲之家的秘制家茶,王羲之是我们的老祖宗。”这样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是带着家族渊源自豪感的。书圣王羲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三子王徽之,居会稽郡、永兴,即今绍兴萧山一带,四子王肃之居住暨阳,包括浦阳、钱塘一带。王氏是萧山第一大姓,制茶的工艺也就流传开去,且多地发源。

  她沉吟了片刻,“老底子的大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独创的家酒家茶,我们王氏的,就叫王氏家茶。普通绿茶性凉,对于胃寒或者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影响就比较大,那就得改进工艺呀。”她停顿了一下,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将经过高温杀青的茶叶,放在竹编的茶帘上,用力揉捻溢出茶汁,再次翻炒,再次揉捻,又经轻微发酵,以独特的工艺做出的茶叶,入胃就非常软和。”

  “那茶叶怎么是圆的呢?”

  “炒茶用的是特制的深锅,斜着打在灶墙上,把茶叶推上去又滚下来,再推上去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最后做出来的就是卷曲如螺。”她边做示范,边娓娓道来。

  王红霞提起水壶往茶壶中注水,优雅的动作,也是艺术的。“这个茶叶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了,到现在为止,南片只要有产茶的,都做这种茶,但父母这一代之后,就没人做了。做一锅茶叶,必须两个人搭手。捻揉,一张茶帘需要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合作,斜灶炒茶,需要一个烧火,一个翻炒,还有火候的控制,一点不能差池,一锅茶叶,耗时大半天;价格又那么低,农村卖卖也就两三百元一斤,谁还愿意做这个事情呢?”像是自问也像是问我。

  谁还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呢?王红霞喝一口茶,抬头看一下窗外,又把脸转向我,清澈的眼波里似有火星子摇曳。“我生长在茶农之家,家里以茶为业有三百年了,我从小就帮着家里干采茶、做茶的活,初中就已经学会了圆茶的系统炒制技艺。这种茶是我们家族的传承,我是第四代。我如果不去作保护工作,这个茶就消失了,这是我们王家的家茶呀,那么古老,那么有底蕴。如果消失掉了,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不是吗?”这次,我知道她不是问我而是扪心自问。

  我也端起杯子,清透的茶汤,和着铺在上面的阳光微微荡漾,那感觉是绚烂的,又有些暗淡;是新鲜的,又是有年头的。抿一口,入胃是软和的,留在舌尖的却是一种稻米扬花期的甜香。

  大宋皇家茶园,我一直用心呵护

  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红霞,对传统的东西天生是喜欢的,那种喜欢是渗入骨子,需要在心尖上妥帖安放的,可是,把喜欢做成职业,那负重前行的何止是身体。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11年,辞职专心经营茶厂,是被冥冥之中的力量推搡着,步履虽然踉跄却又坚定地前行。

  “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呀,还有世代以茶为生计的茶农,我想要提增他们对萧山红茶的认知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增产增收。现在这个社会,商品没有自己的品牌,那无异于无根的飘萍,存在五十年或许可以,存在一百年几乎不可能。”短暂停顿之后,语气中明显多出些果敢。“一定要有一块文化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才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且底子会越来越深厚,会历久弥新,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吗?!”她的眸子飘过薄薄的云彩。在换了茶壶后,她泡的是一款名为永兴红的红茶。

  “‘颂永兴’是我们注册的商标,这个注册的经历还真费了一番周折的,那时很多的名字都被驳回,其实我很想用’宋韵’这个名字呀。”

  “跟你们讲讲这片古茶园,跟‘宋’的渊源吧。皇坟尖原名笔尖峰,是宋理宗赵昀生母全氏的陵墓,当地人又称娘娘坟。全氏原本是保长的闺女、县尉的太太,因为长子赵昀被选上沂王嗣子,时来运转获得诰命,并在亲儿子当上皇帝后,受封亲王夫人,成为南宋的无冕皇太后。全氏性格温良,很受理宗的尊崇,不意在理宗嘉熙四年九月壬戌朔薨。理宗选择了会稽山山脉最南端美丽富饶的茶山,此处群山延绵,气势磅礴,如一张稳重的太师椅。春日里山野叠翠,冬日里银装素裹。这是少年皇帝的小心思了。在以后的几百年间,这里的茶叶成了皇家祭祀祈求国运昌盛,风调雨顺时的专供用茶。”王红霞的眉毛扬了扬,自豪感波澜不惊就落在眉峰上了。“这款永兴红百分百选用高山向阳山坡的茶园青叶,以传统工艺精心制作,是永兴红第二代红茶,你们尝尝口感怎么样?”

  我们抿了一口色泽乌润、橙红明亮的茶汤,绵柔在舌尖上驻足,贴合心扉的亲和近,不是云水激荡的那种,是日常的亲近,是在恰好的时间捕捉到的光阴的味道,经风历雨后山林植被的芳香……

  以永兴红的名义,我是认真的

  不能因枝繁叶茂而唾弃山巅上的残雪,更不能因船帆泊岸了,便否定了汴水的浩渺与烟波。王红霞把茶叶用茶匙拨一些在茶荷上,深褐色,纤细的梗子,这是另外一种形态的茶叶,我们甚至不想称其为茶叶,想称其茶梗的,这是历经千年万年,走过风霜雨雪,消瘦但坚毅的老茶梗。“这款荒野红茶,很香的呀。”她的笑很美,眼波里有光影闪烁。

  “做茶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也几次想放弃,但最后我想明白了,赚最多的钱你也留不下来,唯有文化才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从公司申遗到现在已整整三年,茶吧,老底子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字面的文字留下来,都是记忆的东西,所以在申遗之前,我们花很大的力气做了采集与整理,邀请专家团队,把产品的功效,包括产品的特质等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鉴定和深度挖掘。”

  转山转水转佛塔,话题又回到“颂永兴”商标上。永兴,屹立于钱塘江畔,八千年跨湖桥文化开创文明,两千年建县史独领风骚。早在三国时期就启用了永兴县名。永兴,永远兴旺,多么美好的寓意,多么响亮的名字呀。

  水又开始沸腾,她提起水壶,泡的是荒野红茶,缭绕的茶雾拥簇着山野的芳香在室内生长。

  “创文化品牌,是我们团队创建‘颂永兴’佳茗这个品牌的初心。这也是我最自豪的一点,我们把萧山文化、永兴文化赋予永兴茶。也是我们团队的一个开创性成果。这样的事情没有人做过,我们这精神,就是八千前的先民划着独木舟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精神。”

  冬日的阳光,软软铺在她的脸上,说到这里,她的眸子更亮了:“我们的花香红茶,获萧山区首届优质红茶评比银奖。这款红茶送到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审评,被评为特级(特级是中小叶种工夫红茶最高等级)。今年我们还非常荣幸地成为萧山区两会用茶(一绿一红永兴圆茶+永兴红)、萧山区全民饮茶日大会专用茶(一绿一红永兴圆茶+永兴红)、亚运伴手礼茶品专供(永兴红的三个单品),萧山茶礼政府礼盒的红茶专供(永兴红的老枞红茶)。她的笑意很深,很有感染力的那种。

  低头,纤细修长的指尖,捏着一根荒野红茶的茶叶梗,轻柔拨动凹凸纹理茶道底座上另几瓣自由散落的茶叶。“明年要走出去推广,我真的需要去突破自己,但推销实在张不开口,真的好难呀!”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讲到这个“难”字了。轻柔的声音,掺进阳光,她把黑白相间的发箍拿下来,又重新戴上去,把垂向腮边的那一撮短发在耳后拢成一弯新月。当抬起洗尽铅华的清秀脸庞,那如秋水才洗过的清透眸子里装了些许淡淡的笑意,午后的阳光直直就泼了进来。她本是个少说多做的人,更何况那么好的茶叶,品质在线,余下的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拉开窗帘,午后的阳光呼啦啦就泼了进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专题
   第G01版:萧山工人
   第G02版:工会新闻
   第G03版:专题
   第G04版:专题
   第J01版:今日瓜沥
   第J02版:专题
   第J03版:专题
   第J04版:航坞
   第Z01版:朝夕美好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圆茶传承人王红霞 守望羲之家茶 传承永兴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