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 记者 周婷 摄影 王成康
本报讯 近期,瓜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坎山分中心的一名年轻外科医生熊佳南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级媒体的报道中。
事情要追溯到5月16日。当天下午1点左右,熊佳南乘坐地铁7号线去单位。听到隔壁车厢有人求救,原来是一名身穿白色衬衣的男子躺在地上,脸色煞白、失去意识。身为医生的熊佳南没有迟疑,挺身而出。这才有了各个媒体报道中的那一幕:杭州地铁一男子昏迷倒地、心跳骤停,身旁一年轻小伙正跪地救人,用标准的心肺复苏手法进行急救。
这个跪地施救的年轻小伙正是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坎山分中心的90后外科医生熊佳南。“当时看到患者从椅子上滑了下去,出于本能反应立马跑过去查看患者情况,当时患者嘴唇发绀,测颈动脉搏动消失,第一感觉就是心脏骤停,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熊医生事后回忆道。
5秒、10秒、20秒……近两分钟的胸外按压后,患者的脸色逐渐恢复。更为暖心的是,急救过程中,在场的市民同样为之担忧,有的还帮忙拨打120。
地铁到达永盛路站,接到信息的地铁工作人员早已在等在车厢门口。工作人员将患者抬到站台上,站点值班站长陈曼打开乘客衣服,立即按压胸部开展心肺复苏,值班站长谢丽打开AED,张贴电极片,两人互相配合进行施救。抢救了近20分钟,男子逐渐恢复意识。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做了初步检查,随后将其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就诊。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多方合力营救,男子到医院后已经苏醒。经医院诊断,男子仍有早搏的现象,需要留院观察。急救医生很感叹:“如果没有这黄金时间的紧急救助,男子也许凶多吉少了。”
熊佳南继续乘地铁赶去上班了,也没和同事与家人说。直到当天晚上,朋友发短视频给他:“车厢里救人的人,是不是你?”
通过视频,他看到自己救人的现场。他回复道:“嗯,之前急救培训效果还是有的,没有浪费时间。”
熊佳南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全科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基层医生的岗位上,服务的大多是周边的老年人。日常多是做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囊肿外科手术,以及一些外伤包扎处理。
“他是一个热心肠,很善良的年轻医生。”熊佳南的同事这样评价。虽然从医还不到10年,他已经收到了不少病人的锦旗。“不夸张地说,附近老人来看外科认准的就是他。”
熊佳南说:“身为医者救死扶伤是本职。通过此事让我更加感受到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很有必要。而且杭州范围救命神器AED配置越来越完善,在碰到突发状况时,说不定你的举手之劳能挽救一条生命。我相信每个医护人员碰到这样的事都会和我一样做。我也想说,后来接力救人的地铁工作人员,他们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