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底子

消失的兑糖佬

  ■余观祥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听见拨浪鼓和兑糖佬喊着“废铜烂铁、破布头、破裤头好兑;鹅毛、鸭毛、鸡肫皮好兑……”这样的声音时,就会从各处蜂拥而至。大家感兴趣的不是他兑糖担上的“顶针、纽扣、风紧扣”,更为关注的是“火炮纸、洋泡泡和堕贫糖”。

  兑糖佬肩上挑着的兑糖担,由两只小竹箩和一根扁担组成,兑糖担的两个箩筐,对我们小孩而言,就犹如装着两个迷人的百货世界,令我们好奇和羡慕。

  一边箩筐上搁着一只罩着玻璃的货柜,里面分隔成许多个小方格,方格子里盛放的东西,在玻璃下闪动着神秘的光彩,有一击爆响的“火炮纸”、入口即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带有竹哨的气球,还有女人用的针头线脑、发卡皮筋、梳子纽扣、樟脑丸、蛤蜊油等等,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百货世界。

  另一边箩筐搁着一块木板,表面钉着白铁皮,白铁皮上盖着塑料薄膜,薄膜下面藏着的是让我们小孩从心里到牙齿都生生发痒的“堕贫糖”。 乳白色的“堕贫糖”摊得像块面饼,若是“笃”下一块放进嘴里,那个香、那个甜和那个鲜,无法用文字来形容,是对我们小孩最具诱惑力的东西。

  玻璃的货柜和放“堕贫糖”板下的箩筐内,装着一些他从一户户人家兑过来的旧货,抑或废旧物资。其实这两个箩筐,也是他兑糖换物的储存仓库。在他这里可兑的物资,约莫一二十种。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最为激动的莫过于在父母的允许下,拿上一些“布头布脑”、 鹅毛鸭毛类东西,飞快地奔向他们的担前,用双手捧给兑糖佬。兑糖佬接过兑换物,随手一摊,用力一捏,估摸一下重量,问一下要兑的东西。当知道你要的是“堕贫糖” 时,他翻开塑料布的一角,拿起锃亮的扁形凿刀,用小榔头一敲,随着叮当一声,一块像小手指大小的“堕贫糖” 凿了开来,我们会立马伸出小手去接,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那种味道、那种香气、那种心情,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这种兑糖生意,有时也不好做,如果碰上一群“挑花”女人,她们非常“精刮”,七嘴八舌说上一通,有的说这东西货色不好;有的说与兑糖佬兑东西,兑换物偏多不划算等等。有时一群人围着货郎担,挑啊拣啊,结果什么都没兑成,有时人多手杂,会少一个顶针、线团之类的东西。

  挑兑糖担的人,是做小本生意,大多脾气还是蛮好的,有时生意做不成,但他们不会因耽误了时间,而说出不愉快的话,仍会若无其事地微笑着,说上一句:“你们今天看不好,我下次再来过”。 不一会儿,他们继续挑起兑糖担,摇起拨浪鼓,往下一个村挑去,再一遍一遍地重复吆喝着“废铜烂铁、破布头、破裤头好兑……”

  挑兑糖担做生意的人,还是很讲究职业操守的,有淘气的小孩,想从他们这里兑到“堕贫糖” 和“洋泡泡”这类喜爱的东西,就会绞尽脑汁,从邻居家或自己家中偷偷拿上“火熜盖” “水桶箍” 等物品去兑。大多兑糖佬不会收这些有猫腻的东西,一旦看出端倪,接着会厉声呵斥,叫他拿回去。

  岁月流逝,兑糖佬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兑糖佬留给我的童年回忆,还有他们的职业操守,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周刊
落日夜市众生相
一生为他人的母亲
消失的兑糖佬
手机玩到烦人处
男人也该做家务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