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纸质书的手感

  扫一扫听一听 更多精彩内容

  ■李乍虹

  读纸质书不仅有手感的体验,更有心灵的感应,翻书的时候会产生出一种美好的感觉,而当你读到一段与之共鸣的段落时,会在页间插一书签,慢慢放下手中的书,在心间细细地品,来回地“咀嚼”……

  好久没碰书了,纸质的,飘着墨香,手感特好的那种。诱惑人的电子书一直占据了阅读的上风,俘虏着人们的眼睛,手机上想看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纸质书就这样渐渐地淡出,退居二线。

  前两天去了趟新华书店,书店空空的,见不了几个翻书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曾想哪天等我下岗了就去开一家小书店,把自己埋在一堆书里,想想都是幸福。

  难得来新华书店,想买的书太多了,柜台前的书都可以翻阅,纸页从指间轻轻划过的触感和油墨香味真是太爽了,这种物理体验让人切身感受到阅读的真实性和满足感,很想把这种体验分享一下,不抱什么希望地拨通女儿的电话,她竟然屁颠屁颠地跑来了,站在东野圭吾的专柜前不肯挪步,一边的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给她查询东野圭吾的最新作品。女儿上中学那会儿就是这位日本推理小说家忠实的粉丝,高考档期临近还捧着《嫌疑犯X的献身》自己吓自己。最后她挑了《沉睡美人》和《梦幻花》,我捧了梁晓声的《中国人的日常》和李叔同传回家。这一次的购书比商场购物愉快多了,购书是一见钟情的,是讲缘分的,毫不犹豫地为自己喜欢的作家买单。打开书页先浏览一下,让页码在手指间快速地飞过,这是常规动作,学美术的女儿还留意了装帧和封面设计,说要是没有这个硬装套封,手感应该会更好,看来她也和我一样好久没碰过纸质书了。

  曾经很喜欢看书,上小学时班级里有流动的图书馆,也就是一个纸箱里放着几十本书,由班干部负责管理,可以借着看,看完后要写读后感,记得班上有位同学因为在书上做了笔记、划了重点而被语文老师作为阅读典型受到表扬。记得人生首次拿到工资也是愉快地去新华书店换了一册书,家中床头柜和卫生间都是放书的地方。曾经我们稍出远门背包里肯定会带一本书,飞机或火车车厢都是阅读的好场所;曾经朋友间送礼会送一本或一册书,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文友们送来的书;曾经男女的定情物会选择几本书,并将求爱信夹在书中……曾经的纸质书是那么地受欢迎。

  读纸质书不仅有手感的体验,更有心灵的感应,翻书的时候会产生出一种美好的感觉,下一页的内容很期待,而当你读到一段与之共鸣的段落时,会在页间插一书签,慢慢放下手中的书,在心间细细地品,来回地“咀嚼”……拿到一本纸质书欣赏它的装帧设计是必须的,书籍本身就是艺术品,封面最直观地体现它的美学价值,看书便成了享受。奇怪的是看杂志的时候我习惯倒着翻看,先看最后一页的那篇,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摆放在书柜里的上千册书,除了有一种敬畏之心,还有一些压力:这些视之为宝物的东西想要不辜负它们就得把它们捧在手上浏览一遍,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啊!这辈子还能将它们读完吗?

  如果将每天晚上睡前必看会手机的习惯改成翻看几页书呢?相信独特的纸张质感和书香气息所带来深沉与舒适的感受一定会让你沉浸其中,真切感受到纸质阅读的乐趣。

  找回手感,别辜负,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快乐人生的心心念念的书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湘湖诗会~~~
~~~
背包揽胜~~~
朝花夕拾~~~
~~~
湘湖新苗~~~
往事悠悠~~~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生活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周刊
楼塔采风
那纸质书的手感
荆州的过早与城墙
茶汤里的春雨
粉樱之约
我家的“动物园”
校运会上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