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微澜
什么样的地方才敢叫“神仙居住的地方”呢?这是我来神仙居景区之前,脑子里经常闪过的疑问。
很早就听说过,台州有个仙居县,仙居县有个地方叫神仙居景区,但我只是觉得这名字取得挺好,却没敢抱太大期望。虽然各大社交媒体经常有人在分享神仙居的各种美图,也知道那里是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但滤镜下的美,总让我感觉不真实,我总觉得现实可能就那么回事儿。
但终归还是来了,而且是在一个酷热的夏天。
当同行者有很多人窝在酒店不愿出门的时候,我抱着一贯的态度随着导游出发了——我的“一贯态度”就是:来都来了,刷刷步数也好。见过太多大同小异的景区,只抱着“刷刷步数”的心态才不会失望,这是我的秘诀。
山下酷暑难当,快到山上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丝丝凉意,这份凉意立马让我对此行多了些许乐观的期待。
整个景区的核心路线,其实都是在山巅行走,视野极为开阔。悬崖峭壁、奇峰突起已经够让人惊艳了,幽深的山谷还时刻可见缥缈的云雾,这种感觉就更奇妙了。从横跨山间的桥上走过,云雾被踩在脚下,刹那间我就明白了何为“仙居”——我们这一个个凡人走在这样的景致中,不“飘飘欲仙”才怪。
还有更神奇的。走下大巴车时,看着正晴空万里,很多人都没带雨伞,大家压根儿也不会想到接下来会下雨,结果在山巅两个小时的路程,天气竟然突变了三次,前一刻还是阳光明媚,下一刻突然暴雨大作。很多人猝不及防被淋了个透心凉,我虽然带了伞,但根本招架不住,裤子湿透像是紧紧绑在了腿上。雨下得最急的那一会儿,路面积水竟然没过了脚掌。
山上的气温本来就比山下低很多,即便大太阳晒着也还是很凉快的,一阵大雨下来,竟然让人感受到了深秋的微冷。
大雨滂沱之中,很多人叫苦不迭,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躲雨的地方。而此刻我的脑海中却想起了苏轼的那首《定风波》,觉得这雨下得可真是够痛快。雨大了,雾也更浓了。前面的人走着走着就消失在大雾之中,我们仿佛都成了“仙人”。
雨停之际,刚好翻过一个山头,眼前乍现一片云海,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偶有一群鸟儿从云雾中嗖地钻了出来,优雅地翱翔于苍茫的云山之间。此刻,只恨自己不能做一只小鸟。
然而,只是奇山、云雾和突变的天气还不够“仙”,“仙居”的灵魂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突然冒出来的徐徐清风。有了风,奇山才是灵动的,云雾才是缥缈的,有了风,雨才下出了俏皮,下出了野性,下出了猝不及防之后的开怀大笑。
因为有风,体感的凉意变成了心中的惬意。因为这份惬意,此刻的人生便有了诗意。试想,如果不是“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也不会诗兴大发写下那首千古绝唱吧。
我们总喜欢用“大风大浪”比喻人生的挫折,事实上,也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更喜欢山间的风。静静聆听她穿过树梢,感受她拂过脸颊。山间的风,是清新的,是温柔的,却又有着驱散一切烦恼的力量。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有清风徐来,便是人间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