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潘佳佳
在浙江传化日用品有限公司的液洗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如同一首永不停歇的工业交响乐。而车间副主任胡坚,这位扎根一线的高级技师,正是默默守护乐曲流畅运行的“指挥者”。从1997年电工班毕业踏入传化,到2025年荣获“杭州工匠”称号,28年里,胡坚只坚持做了一件事——让机器平稳运转,让生产持续稳定,让安全永不缺席。“一路走来,我只想老老实实地干就是了。”这句朴实的话语,是胡坚坚守的注脚,更是他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匠人底色。
技术攻坚中淬炼匠心
2012年,胡坚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因业务能力突出,他被提拔为综合维修班班长,带领电工、钳工、焊工组成一支“技术特种部队”。虽然身为班长,但他始终冲在一线,坚持用行动带领团队。
2019年,车间高压泵突发故障,生产线面临停摆。胡坚主动牵头组织攻关,白天与团队现场研讨方案、拆解分析,夜晚继续查阅资料、反复推演,连梦中都在思考如何破解难题。历经两个月的持续奋战,胡坚带领团队不但成功排除故障,还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设备效率,为公司带来了可观效益。
2020年,公司高压配电房直流屏出现充电故障,外部维修报价高达7万余元,且需停产3天。面对压力,胡坚没有退缩。他在领导的支持下,和团队迎难而上,在没有电气图纸的情况下,凭借细致的线路分析锁定故障根源,最终仅投入5540元购置配件、用时两天就完成自主修复,彻底消除隐患。
类似的攻关经历,在胡坚28年的职业生涯中比比皆是。不断应对挑战、突破瓶颈,不仅推动他技能持续飞跃,也为他收获了诸多荣誉。萧山区首席技师、浙江省“优秀技能人才”、萧山工匠……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他埋头苦干的匠心见证。
薪火相传中寻求突破
在生活中,胡坚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开机。他常说:“设备就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病’。”作为车间300多台设备的“检修医生”,他随时待命、随时“出诊”。这份“事事冲在前”的担当,源于他对维修工作的热爱,更来自他内心深处“守护生产安全”的坚定初心。
秉持着这份初心,胡坚始终以谦逊好学的态度不断精进。2011年,他加入“张纪明机修钳工技师工作室”,尽管成员来自不同领域,但他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维修经验,也主动向其他专家请教。在持续的交流中,他拓宽了技术视野,也逐渐形成了跨领域解决问题的思维。如今,已成为师傅的胡坚,常常告诫年轻徒弟:“维修工作又苦又累,但既然选择这行,就要做精、做专。”
为推动技能传承与团队成长,胡坚还在集团内部成立了“胡坚维修电工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开展了《壶型装箱机技术改造》《50L回收桶洗桶设备的研制》等7个课题攻关项目,累计为公司降低成本52万余元,其中《50L回收桶洗桶设备的研制》还荣获杭州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然而,胡坚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接下来,我希望把工作室打造成区级技能工作室,帮助更多技能人才成长。”胡坚信心满满地说。
去年,胡坚又迎来一个新的挑战,担任液洗车间副主任,职责从设备安全扩展至生产、人员与产品的全方位管理。尽管岗位变了,但他的信念却从未改变:“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因此,一旦车间设备出现异常,他仍会及时出现并帮忙解决问题。
从维修电工到车间管理者,从独立作业到带领团队攻坚,胡坚用28年的岁月,真切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涵义。它并非闪光灯下的豪言壮语,而是在日常中的坚守、在难题前的突破、在传承中的付出。他说:“技能探索永无止境。”而这条路,他依然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