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敬畏自然中
找到放飞自我的边界

  ■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今年国庆期间又发生了一起徒步探险引发的悲剧。10月2日,在海拔4700米的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党岭,一名女游客出现高反、失温等情况,多名驴友对其展开救助并拨打救援电话,之后被赶来的民警、政府工作人员等轮流背下山送往医院。

  这位20岁徒步女孩被诊断为高原脑水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10月9日,其母亲说女儿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还没脱离生命危险,有可能成为植物人。

  这次徒步旅行是女孩送给自己卫校毕业的礼物。只是没想到,一趟旅行会变成一场噩梦。

  近年来,高原徒步、登山、探险等户外运动兴起,许多探险徒步博主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给户外运动附加了励志、勇敢、突破自我、不走寻常路等情绪“外衣”,引发大量年轻人的追捧。

  一些人仗着自己年轻,一时头脑发热,根本没做好准备,只是在网上找了旅游搭子就匆忙上路了。这其中往往隐藏了很大的风险,比如打算徒步高原的人错误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事实上,一个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和心肺功能在高原缺氧的环境里长时间徒步。再比如,具备丰富的野外求生知识,也是开始徒步的必要条件。

  虽然祖国山川的壮丽令人向往,但大自然一次次给出警示,野外徒步有风险,不要以生命为代价。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还发生了两起徒步被困事件:10月5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老虎沟区域发生徒步者遇险事故,251被困,其中1名徒步者因失温及高原反应不幸遇难;四川甘孜“子龙秘境”,一名30岁男子不幸坠崖身亡。

  除了高海拔地区容易发生事故,在平原地区的一些未开发山区徒步,也可能发生事故。比如2022年,两名驴友相约去南京九连尖山登山,不料其中一人跌落近60米深矿坑;无锡的几名市民在徒步登山时走错了路,结果被困在了陡峭的半山腰上……

  这些案例屡屡敲响户外探险的警钟。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是渺小而无力的,犹如天地一芥子。因此,渴望来一场不一样旅行的人,请警惕社交平台的“网红滤镜”,以及那些精心修饰的“大片”背后被刻意淡化的风险。同时,必须摒弃“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狂妄冲动心态,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出发前,尽量选择资深可靠的团队,不要随便找些搭子就上路。

  要避免悲剧重演,还需要每一位徒步者、组织方和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守住安全底线。特别是相关社交平台应积极履行管控责任,及时处理违规的探险招募信息以及具有误导性的野生景点徒步探险等“种草”内容。

  归根结底,徒步探险不应成为挑战自我的常态,我们应当在敬畏自然中找到放飞自我的边界,在安全保障中守住生命的底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镇街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春秋假可以有更大的实践空间
不必较真何处是桃花源 这只是传说的再创造
年轻主理人要做老社区的融合“共创者”
低价“钻石”
在敬畏自然中 找到放飞自我的边界
药膳面包走红 再一次证明养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