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5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 为“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萧山今年有望成为浙江省首个实现实景三维模型全域覆盖的地区

  ■记者  姚建玲  华文佳  通讯员  金晓海  魏亦书畅

  2020年,通过“亲清在线”平台拿到全市首张工业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是萧山的一家企业。负责人陈先生谈起自己的办证体验,至今还感到很惊喜。

  “坐在办公室里提交申请,再到拿证,仅用了不到三天就解决了,感觉像逛了个‘淘宝’。” 

  作为萧山一家家居制造企业负责人,去年复工复产以来,随着生产经营形势趋于好转,陈先生打算扩建一条5万条床垫的生产线。听说“亲清在线”上线了新的行政许可板块,他通过平台发起了扩建厂房的申请。没想到线上申请两天后就拿到了许可证。

  行政许可,作为“亲清在线”数字政府全新图景中重要的板块,于去年7月初正式发布。该板块分类设置了“投资审批、商事登记(准入登记)等6大子板块,其中“投资审批”子项已可实现申报工业用地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前需办理的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全流程事项。而支撑投资审批可线上申报的基础,便是依托城市大脑,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与交流。

  想起几年前建厂时复杂的报批流程,陈先生记忆犹新,“当时抱着厚厚的资料,经信、发改、规划、建设部门一个个跑过来,前前后后跑了几个月不止。对比起来,如今办事越来越省心。”

  目前,一个全新的“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正在推广应用,全新的土地“码”将作为唯一身份识别,贯穿从项目生成、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数据共享与实时更新,实现一块地数据信息“一码归集”,审批服务“一码管理”,企业权益“一码证明”,宏观决策“一码辅助”,助推行政审批“零材料、零见面、零跑动”。     

  随着数字化的建设,不光群众办事方便了,也使得政府部门的工作开展越来越高效。如规划资源驻镇街工作人员以前去现场审核用地项目、检查合法用地,需要随车搬上很多图纸,包括规划图、项目图、地形图等,非常不方便。如今,他只要带上一个平板电脑,进入“萧山规划和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所需的信息只要点点图斑就可以了。

  能有这样高效便捷的工作成效,得益于规划资源萧山分局有效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的集成应用。

  三维技术将一个立体的萧山搬到了线上,使“数智新萧山”触手可及,便捷高效工作成为现实

  “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

  创新工作   构筑全区规划资源“一张图”

  近年来,规划资源萧山分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的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步构筑起“一个平台、三条主线、三个层面、两个要素”的管理新格局。

  “一个平台”:构筑全区统一的规划资源协同办公平台。将自然资源业务系统整合,形成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

  “三条主线”:即按照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约、相协调的行政管理格局的要求,实行管理、办理和监管“三分离”的工作制度。

  “三个层面”:以规划和国土整合为契机,将局、所、镇街三级网点纳入统一政务网络。通过统一协同办公平台,构筑局、所、镇街三级分工合作,上下联动、协同办公新模式。

  “两个要素”:要求所有业务数据信息必须“落地”,图属对应。要求所有业务数据信息必须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现长效管理。通过系统规范办事程序,使各环节“上下关联、环环相扣、紧凑有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监督管理,推动依法行政。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这些年来先后开发建设了“萧山区规划资源审批系统”暨一张图系统(含移动版)、数字化档案系统、公文管理系统(含移动版)、土地测绘成果管理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系统,实现原国土用地预审、征地、农转用、供地、批后监管、不动产登记、土地执法监察等主要行政审批、日常公文管理、档案查询等网上运行。实现了以图管地、“图数档”一体新模式。

  2020年,规划资源萧山分局又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着眼于全区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整合集成了卫星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天地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红线、土地利用现状、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永久基本农田、标准农田、耕地后备资源、耕地利用级别等基础数据,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空间数据框架,构筑全区规划资源“一张图”。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规划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基本达到数据 “全、通、新、用”的统一目标。“全”,所有涉及的业务数据均汇集到统一平台;“通”,所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无缝管理;“新”,所有数据确保准确性、现势性,建立起“发现-调查-处置-反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用”,所有审批、统计、调研需要采用的数据,都可在协同平台、核心数据库中调取,保证数出一门、口径统一。运用“一张图”数据成果, 2020年全区国土变更调查共整改违法用地70余宗,面积达150亩。

  萧山规划和自然资源“一张图”

  地理信息   夯实“数智新萧山”大数据基石

  说起测绘,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三脚架、一台仪器、一个标杆。近年来,随着导航电子地图等新兴测绘产品的面世,测绘就在我们身边。小到百姓建房修路,大到导航电子地图、网上电子地图如天地图、百度地图,都凝聚着测绘工作者辛劳和智慧。

  近年来,我区基础测绘秉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紧紧围绕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愈加丰富,实现的三大目标,不仅为规划资源“一张图”丰富了数据,也为“数智新萧山”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是实现了地形图全覆盖和全域更新。规划资源萧山分局采取动态更新与定期更新相结合的机制,完成全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和入库。截至2020年年底,萧山区约1000平方千米(不含钱塘新区)的1:500地形图、1:2000地形图等基础测绘数据测制年代均为最新2020年,为“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启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率先实现三维模型全覆盖。规划资源萧山分局大力推进全区三维模型建设,利用倾斜摄影技术,累计投入超过1500万,目前已实现萧山城区、钱江世纪城、湘湖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浦镇等约209平方千米分辨率优于5cm的实景三维模型覆盖,全区剩余约790平方千米地区的三维模型正在加紧制作,将于2021年6月全面完成全域覆盖,成为省内第一个实现实景三维模型全域覆盖的地区。

  三是为萧山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数字信息服务保障。围绕G20峰会服务保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全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规划、分区规划、城市大脑等重点工作,近年来,规划资源萧山分局积极主动为平台镇街、部门提供约22万幅大比例尺地形图、6000幅1:2000数字正摄影像(DOM)、4000余幅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历年萧山区卫星影像、600平方千米的实景三维模型,为我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

  测绘人员在用无人机采集数据、图片等信息

  平台支撑   让萧山城市大脑更加“聪明”

  “十三五”期间,我区依托数字萧山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展各类应用示范项目已达20余个,应用覆盖范围从自然资源、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门,拓展到大数据、政法委、气象、农水等更加广阔的领域,尤其是像萧山规划和自然资源“一张图”、杭州市警务实战融合系统、杭州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萧山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宁聚蓝智慧治理平台、智慧河道云平台、萧山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公共平台等这些典型案例,通过在线或者离线的地图服务调用,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投资,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深受各部门点赞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案例一:杭州市警务实战融合系统,是“数字萧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应用系统之一。该系统依托公安专网,采用离线拷贝模式,充分利用了“数字萧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建设成果和实景三维模型成果,并整合了萧山区1:500基础地形数据、地名地址、POI数据等地理信息数据。目前,该系统为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业务管理和实战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支持,使各系统通过统一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和业务的整合与共享,改变各系统间相互独立、信息缺乏的不利局面,全面提升了公安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效益。

  案例二:萧山区社会治理全量信息视图充分利用“数字萧山”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果,以统一地址库建设为基础,将地址与人口、房屋、(案)事件等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治理基础数据进行多元汇聚、标准化叠加和可视化展示,有效支撑全区精准治理、安全管控、高效服务的需求。

  案例三:杭州亚运会会场(钱江世纪城)智慧水利试点工程,范围为钱江世纪城全域,共涉及河道7条,区域内共5条、区域边界上有2条。通过对区域内现有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水雨情测报系统进行局部改造、数据采集,并完善通讯网络,达到智慧中心系统平台各种类型数据采集的要求。该系统充分地利用了“数字萧山”的建设成果和实景三维模型成果,以“一张图”为基础,通过增加硬件设备和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平台,主要实现了钱江枢纽语音识别控制、钱江世纪城范围内防汛防台调度的智慧化运行、钱江世纪城范围内水质水环境的智慧化调度三大功能,提高了水利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为萧山成功举办亚运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四:萧山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公共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对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气象、农田、水情、环境、雷电等各类监测预警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和集成,绘制基于GIS地理信息平台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一张图”,打造面向区政府、各镇街和气象防灾减灾各部门的萧山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在线调用矢量地图等服务,整合了萧山区1:2000数字高程模型、地名地址、POI数据等地理信息数据,以“一张图”为基础,第一时间推送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气象预报预警、台风展示、应急决策辅助等信息,形成“灾害监测、灾害评估、决策支持、基础信息”的协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了区气象局日常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了气象管理的工作效率及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大脑·萧山平台

  目前,杭州市响亮地提出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作为全国工业强区和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引领区,萧山正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新动力培育的关键期。规划资源萧山分局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全力保障亚运会,围绕高质量服务自然资源管理、高水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定职责,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持续增强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构建新型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全力保障萧山区开创新时代萧山赶超跨越发展新局面,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萧山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萧山今年有望成为浙江省首个实现实景三维模型全域覆盖的地区
   第01版:时政
   第02版:两会·要闻
   第03版:两会·要闻
   第04版:两会·专题
   第05版:两会·要闻
   第06版:两会·专题
   第07版:两会·专题
   第08版:两会·专题
   第12版:两会·对话
   第13版:两会·专题
   第14版:两会·专题
   第15版:两会·专题
   第16版:两会·专题
   第17版:两会·专题
   第18版:两会·专题
   第19版:两会·专题
   第20版:亚运兴城
   第21版:两会·专题
   第22版:两会·专题
   第24版:家居
   第28版:房产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 为“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提供信息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