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往事悠悠

书店看“白书”的日子

  ■钱志祥

  看“白书”是我们沙地人的土话,即到书店看不花钱的书。对此我记忆与感受很深。

  我14岁那年,老家出现了大饥荒。那时我家在农村有6口人,母亲不习沙地农活,因而所得工分很少。靠父亲在上海打工的一点工资和在靖江大公社工作的哥哥少量工资买“黑市米油”,不能满足一家人生存的吃喝。母亲对我和两个刚10岁的双胞胎妹妹说:读书总是吃饭活命要紧,你们还是回家来参加劳动挣点工分吧!于是我和妹妹们都辍学回家。妹妹们学习绣花边。我是小学毕业生,算是生产队里的文化人,领导推荐我担任了会计。

  我受哥哥的影响,从小爱读书,上小学以前就认识一些字,六年小学,一直是班长或班委。辍学回到农村,心里是很难过的。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我家算是藏书人家,也只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几卷线装书。在大公社工作的哥哥提醒我,你要读书,何不到靖江、瓜沥的新华书店去看,自学也是一条路呀!于是我开始了到新华书店看“白书”的自学之路。

  生产队会计是不脱产的,在财务工作完成后也要参加农业劳动,所以我不能天天去书店看书,只有在下雨、雪天队里放假不出工时才能到书店看书。记得我第一次去书店看书是个下雪天,步行近一小时才到瓜沥的新华书店,由于去得迟了,不大的书店里已经挤满了看书的人。我挤在看书的人群里,见书柜里的古典文学窗里有《说岳全传》《七侠五义》等书,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已被先到的读者取走了。那天,我就在书店里看《说岳全传》,享受岳飞这位抗金英雄和他部下的忠贞英勇事迹。此后,每逢因天气原因队里放假,我就一早出门到新华书店看“白书”。因为去得多了,书店的营业员都成为熟面孔,怕只看“白书”而不买书引起他们的反感,我改换策略到多个书店看书,今天在瓜沥新华书店看,下次就到靖江新华书店看,后来家里有了一辆自行车,我就骑着自行车到更远的公社(镇)新华书店去看“白书”。

  1966年起,我改任大队(村)企业会计、大队(村)会计,自主安排时间机会多了,到新华书店看“白书”的次数也多了。在任会计的10年时间里,我几乎在新华书店看遍了我国的大部分古典文学书籍,对著名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反复看了多遍。对这些看过的名著,我也活学活用,每当生产队里开会和夏季邻居聚在一起乘凉时,我就会将看“白书”里读到的文学故事讲给大家听。

  1970年,我有幸调到公社广播站任编辑,当时广播站除转播上级台站的声音外,还允许自办半个小时的公社新闻。县广播站每年对我们公社站编辑有考核任务,作为编辑,我不得不每天下去采访,进行写作,同时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在这10年里,我除了看与新闻写作有关的专业书籍外,还通读了《中国通史》《资治通鉴》等史书。1979年,我被选拔到县委办公室、县委农工部门工作,主要任务是下乡调查研究与及时写作总结。那时已经实施改革开放,全新的工作让我深感知识的不足,我不得不经常跑新华书店继续看“白书”。1990年后,我家的经济条件有了改善,到书店看书不再全部白看,也开始了买书。我想我在新华书店看了30余年的“白书”,也应该有所贡献,所以每当在书店里看到自己喜爱的书,我就买下来。2003年后,我参加了编写萧山历史的工作,新的工作迫使我增加这方面的知识。我到书店看“白书”和买书的次数更多了。同时不再局限于萧山的新华书店看书买书,也经常光顾民营书店,利用出差机会到区外、市外、省外书店书市场看书、买书。通过长期的读书,使我一个小学毕业生,获得了大专学历,更加体会到在安定的环境下有书读真正是“读书是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往事悠悠~~~
人间真情~~~
~~~凡人脸谱
湘湖诗会~~~
~~~风景独好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湘论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小记者
高架路上的花
书店看“白书”的日子
李白的两个夫人
母亲的黑白照片
壬寅端阳有怀
楝树的旧枝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