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T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品质大提升 铺展美好生活图景

美好生活

  文/首席记者  魏乐钇   图/唐柯  丁智荣  邬大江

  聚焦

  借力盛会

  释放健康红利

  盛夏的夜晚,亚运场馆很热闹。自亚运部分场馆开放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

  全民亚运,共建共享。秉持“场馆惠民”的理念,萧山8个亚运场馆相继向市民敞开大门,为萧山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也为市民在家门口提供了绝佳的运动体验。据介绍,萧山对民众开放的亚运场馆包括亚运三馆、区体育中心场馆群以及瓜沥文体中心、临浦体育馆,其中瓜沥、临浦场馆以及国博中心壁球馆已于5月底率先向市民开放。

  而亚运的红利也不仅仅在场馆。“小区里建起这么宽敞的健身房,还能免费使用这么丰富的健身器材,真是太给力了!”位于蜀山街道的湖山社区百姓健身房一开张,便成了小区居民的“香饽饽”。

  为了让健身更亲民、便民、惠民,萧山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全速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新建或改建公共体育场地百余个。同时,推进公共体育场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布局,加快构建“10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多的百姓健身房在市民身边“开花”“连点成面”,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眼下的萧山迎来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窗口期。“22688”交通大会战捷报频传,风情大道、彩虹大道、通城大道、时代高架等多条亚运道路通车,城乡环境开启“美颜”模式迎接四方来客……如今,各项亚运重点项目快马加鞭推进,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观察

  提升品质   品味美好城市生活

  摊开萧山地图,犹如大鹏展翅。在萧山东、南两翼,各平台镇街,纷纷面向未来找准定位,一个更高水平的国际都市中心区正在崛起,各个板块的出新出彩,正推动着萧山全域蝶变。

  近年来,湘湖正不断从萧山的“母亲湖”成长为功能齐全的“现代湖”。为广大群众提供贴心服务的“湘湖驿”,环湖设计的多条人性化湘湖“微巴士”,集城市观光、商务接待、休闲娱乐、美食餐饮于一体的湘湖夜游行动……山水资源得天独厚、文旅要素门类齐全,如今的湘湖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块人文金字招牌。

  湘湖的蓬勃发展只是萧山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萧山国际机场正在抓紧改扩建,日后有望成为华东地区第二大航空枢纽;高铁、地铁、快速路等连线成网,“四纵五横一连”快速路网初具雏形,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基本实现;17条主干路、县乡道路加快建设,东部、南部区域路网得到补缺……以便民为关键词,一条条交通“血脉”将萧山的城与乡紧紧相连。

  城市全力奔向“国际”的同时,乡村也没有停下脚步。借城市基建带来的全新发展视野,河上从“西湖正南30公里”的地理大IP中找到了新时代的诗与远方,它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南部山区小镇,而是逆袭转身,区域能级实现了大提升;作为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梅林村则顺势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从经济富裕、服务优质、文化先进、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等五方面进行分类评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和方案。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在美丽乡村、美丽城镇、文化强区、民生工程等方方面面,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城乡协调区域协调,构建起了城乡共建共享现代化的新格局。

  一声声从新建校园传来的书声,一个个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创意点子,一件件为适龄儿童入学所做的民生实事……“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上好学,我感到很高兴。”这是萧山很多学生家长挂在嘴边的赞叹。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今年我区计划启用学校20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5所、幼儿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增学位将达到16000余个。同时,萧山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可谓是加足了砝码,不仅结合区人才“新政25条”,修订《萧山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发挥政策磁吸效应,同时进一步加大名优教师和校长的培养力度,创新教师培训的萧山模式,着力从新教师、学科中坚力量、管理层干部、名师名校长等不同层面,全领域推进新时代教师干部队伍建设。

  除此之外,依托雄厚的医疗实力,萧山也大跨步向前,努力构建“健康大脑+智慧医疗+未来社区”的发展蓝图。健康生活体验馆建设全面铺开,小病慢病“足不出村”即可问诊……与主城区“同城同待遇”、市民尽享城市化福惠,一张与城市提能共同进步的健康网越织越密。

  探索

  内外兼修   拓展幸福的空间

  紧抓创建机遇,萧山全区集结。萧山区第十六次党代会和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都对萧山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区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能级、社区建设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以小单元承载大服务,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盼。

  新一轮城市更新已然吹响号角,萧山该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硬举措上,萧山“多措并举”。

  推进幼有善育,提升幼儿园城乡覆盖率、公办率和普惠率;推进学有优教,全面推进“美好教育”,优化城乡教育布局,深化紧密型名校集团化办学;推进病有良医,深入实施健康萧山“六大工程”,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推进老有颐养,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软提升中,萧山“三箭齐发”。

  打造一批文化矩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广“文化管家”模式,建好用好城市书房、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潮文化公园等文化矩阵,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果。

  建设一批重要场馆。萧山高质量完成世界旅游博物馆、“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世纪城水云间文旅项目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群众文化生活新阵地。

  做强文化战略产业。萧山深化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会展、音乐演艺、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体育服务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创品牌。同时,萧山深度挖掘跨湖桥文化、围垦文化等特色文化,深入推进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和大运河诗路建设,传承好精神谱系,延续好城市文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惠民生、广聚人,一座靓丽、充满朝气的萧山正款款而来。

  东风已至,自当扬帆起航;乘势而上,更需砥砺奋进。萧山,将不负重托,在征程中壮阔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专题
   第T01版:奔跑吧萧山!
   第T02版:奔跑吧萧山!
   第T03版:奔跑吧萧山!
   第T04版:奔跑吧萧山!
   第T05版:奔跑吧萧山!
   第T06版:奔跑吧萧山!
   第T07版:奔跑吧萧山!
   第T08版:奔跑吧萧山!
   第T09版:共富奔未来 镇街正当时
   第T10版:奔跑吧萧山!
   第T11版:奔跑吧萧山!
   第T12版:奔跑吧萧山!
   第T13版:奔跑吧萧山!
   第T14版:奔跑吧萧山!
   第T15版:奔跑吧萧山!
   第T16版:奔跑吧萧山!
   第T17版:奔跑吧萧山!
   第T24版:奔跑吧萧山!
城市品质大提升 铺展美好生活图景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