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蒋超
社会治理是政治稳定的必答题、公共安全的基本面、发展生态的加分项。近年来,我区坚持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以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为基本单元,着力构建“大平安”格局,加快形成“大治理”体系,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大发展”。
如今的萧山,正聚焦基层治理需求,加快推动基层治理体系重塑,着力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更多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区域治理标志性成果,力争以点上的“百花齐放”,实现面上的“春色满园”。
“数”绘基层治理图景
数字化改革是迈向现代化的“船”和“桥”。作为杭州城市大脑重要的策源地之一,萧山早早开启了“智变”新征程。发生在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数字化改革,不仅大大提升了全区综合治理能力,老百姓的获得感也日益丰满。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建设,区公安分局的“公安大脑”正不断彰显着强大的“战斗力”——迭代完成“一键护航”“平安村社”“浙警易网办”等一批多跨集成应用系统,初步形成以云啸研究院为支撑,情报指挥、基层治理、侦查打击、公安服务、执法管理、队伍保障等六中心为核心的大部门警务运行机制,在“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得到了实战检验。
在进一步夯实全量信息视图底座的基础上,我区不断强化“小脑+手脚”体系,让数字技术成为社会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深度融合“一网统管”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形成了区级强指挥、部门高协同、镇街重实战、村社抓落地、网格快反应的基层治理五级架构。建立24小时事件处置体系,整合指挥调度、综管处置、纠纷调解、行政执法和专兼联微网格员,在人员未变、资源未变、职能未变的前提下,实现10分钟到场处置,15分钟增援力量协同,24小时跟进调解,365天网格巡查覆盖。
探索基层治理“一件事”,提升了跨部门协同效率,解决了社会治理痛点难点。聚焦教育、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依托“一网统管”推动部门监管流程再造,变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31个基层治理“一件事” 高效运转,解决了“多头管”“分散管”的难题,累计减少执法次数15000余次,进一步减少扰民扰企,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
“轻装上阵”减负增效
以“集成多跨、精准智治”理念赋能现代社区建设,我区把“萧山·红领通”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干部的唯一综合应用平台,构建起“一屏览全区、一网治全域”的基层智治新格局。
“萧山·红领通”平台实现了应用集成、业务集成、数据集成,无需十几个应用来回切换。只需做好一个应用的数据维护,其他应用都可以智能调取相同数据。
此外,我区还建立健全“五星三色”村社管理评价体系,将全区村社划分为五种类型,设置106项具体指标,形成差异化百分制考评指标体系。定期对村社实施“红黄黑”三色过程管理和“一星至五星”综合性评星定级,评定结果同步在“萧山·红领通”平台“争星晋位”模块上呈现。
基层数字包袱减轻了,干部的社会治理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萧山·红领通”自上线以来,首批精简归集18个基层应用,已覆盖全区部门、镇街、村社约2.3万名用户,使用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