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8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蜱虫进入活跃期 出游当心被“盯上”

  ■文/何可人

  五一长假即将到来,野外露营、户外徒步、郊游踏青等成为不少市民的假期计划,区医学会会员、萧山区皮肤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章莉提醒,当前又到蜱虫的活跃季,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要做好防护,当心蜱虫的“骚扰”。

  近来,全国多地出现被蜱虫咬伤病例。章莉介绍,蜱虫靠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人体被蜱虫叮咬,很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尤其大量吸血以及叮咬超过72小时,风险更甚,轻则可导致局部皮肤充血、水肿、发热、胃肠道等症状,重则甚至会传播新布尼亚病毒,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急性传染病,危及生命。

  如何防蜱虫?首先要了解,蜱虫多栖息在灌木丛、草地、森林中,很善于伪装,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易在皮肤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例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腹股沟等处藏匿,加之其叮咬后会不断释放麻醉剂,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被叮咬。

  具体预防措施包括,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家中的卫生死角,常清洗晾晒,防止寄生物滋生。出游时若到树林或草丛,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方便发现蜱虫,并扎紧腰带、袖口、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避免肢体暴露及长时间野外坐卧,给蜱虫可乘之机。尽量不要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绿化带玩,即便去也要做好防护,不要长时间逗留。从野外回来,要尽快洗澡检查,洗澡时特别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等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查看是否有蜱虫在叮咬。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切记不要生拉硬拽或听信偏方“火烧蜱虫”,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用力挤破,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残肢遗留继发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待蜱虫头部放松后用尖头镊子取出,再用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不过,最好还是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被蜱虫叮咬后的2周内应密切关注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则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暴露史,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出现合并病毒感染。

  特别要注意的是,蜱虫还喜欢隐藏在动物的毛发间,尤其是猫、狗等家畜的耳朵里,养有宠物的市民带宠物在户外活动后,要仔细查看宠物的毛发里是否有隐藏的小虫子,以减少蜱虫带入家庭的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亚运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财经
   第08版:小记者
   第Z01版:朝夕美好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雷迪克:汽车轴承专家 拥抱国产替代潮流
区总工会走访慰问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
“感恩”主题理论研讨会在萧举行
为企业发展“把脉开方” “院士专家萧山行”活动启动
海内外文化交流
区直属机关工会书法培训班开班
无人机测温首次亮相 保障亚运会测试赛供电
萧山商业城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最具影响力市场”称号
蜱虫进入活跃期 出游当心被“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