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祝杨飞)在11月的初冬,一位在村口卖爆米花的脑瘫少年涛涛引发了全网的关注。涛涛妈妈的一句话“只要他站在那里,就是一种成功了”,更是感动了无数人。这背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今年8月,涛涛随父母来到萧山打拼。因为身体原因,涛涛先后经历过四次手术,但一直很坚强,在家里,他洗衣服、洗碗、蒸米饭,每样家务活都很出色,让妈妈姚传华很是骄傲。姚传华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从小把孩子带在身边,眼看涛涛已经17岁,就萌发了让孩子独立摆摊卖米花的想法,本意是为了让涛涛慢慢接触社会,逐渐掌握生存技巧。
就在11月初,在靖江街道一个村的村道上,涛涛连续卖了3天爆米花。姚传华将孩子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并配了一句话:“只要他站在那里,就是一种成功了。”很快,这段视频被大量转发,很快冲上了网络热搜。许多热心人士从老远的地方赶过来买爆米花,只为支持涛涛。更有人表示想捐款捐物,但被涛涛妈拒绝了。姚传华希望让涛涛自立读书或者就业,学会能够独自生存的本事。而涛涛心里也很喜欢上学,但因为学籍、费用等问题,一直没怎么读过书,字也认得不多。
涛涛的故事也引起了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残联、教育部门的关注。未保中心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涛涛妈,表示可以为孩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而妈妈还是希望涛涛能接受教育,多学点文化知识。得知消息后,萧山区靖江镇第一小学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11月10日,靖江一小校长徐华锋带着特教老师一起去上门看望涛涛,评估孩子肢体协调、智力发展、交流沟通、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孩子和父母的需求,确定是送教上门或者进班就读。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至6岁完成,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期是12周岁以前。而涛涛明显超过年龄,从初步测试来看,涛涛左侧比右侧发育好,他最大的问题是控制协调平衡能力。“建议涛涛在家系统性进行触觉训练、控制训练、感统训练和口腔训练,同时加大工具辅助、抓握辅助、录音辅助和图片辅助,帮助涛涛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经评估,根据涛涛个人及家庭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送教上门。为此,靖江一小成立了专门的送教团队,今后将轮番上门为涛涛提供服务。
11月19日,徐华锋带着三位特教老师一同来到涛涛爆米花小店,开始第一次送教。老师们各有所长,有教语文数学的,有侧重复苏康复的,也有教美术图画的。三节课下来,涛涛没喊一句累。课程结束后,老师们和涛涛妈妈进行了交流,并规划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我们一路从湖北过来,没有学校愿意接纳他,感谢萧山区第一时间伸出温暖之手。”涛涛妈妈说。这是17岁的脑瘫儿子时隔多年后再一次开始上课,涛涛妈妈称之为“涛涛的人生第一堂课”。
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的爱心能够让更多特殊儿童一路前行,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