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4.0时代,也就是“沉浸式旅游”的新时代。所谓沉浸式旅游,就是通过服装、化妆、道具或者声、光、电技术,实现多幕场景流动、多角色扮演、多感官体验、多技术应用,乃是丰富文旅优质产品、升级文旅消费体验的有力抓手。沉浸式旅游被业界认为是文旅消费的新趋势、新热点。
作为沉浸式乡村旅游的先行者,萧山进化镇的欢潭村率先推出了互动NPC旅游体验,结合历史文化,推出了忠义岳家军巡演,再现了岳家军战场上气吞山河的气魄,带给观众新奇的体验。同时,引入网红直播,利用各历史时期的NPC人物进行穿越碰撞,例如“孙悟空遇见岳飞”“猪八戒进欢潭”“济公送福”等系列剧本。
这些尝试已经让欢潭村初步尝到甜头。目前,欢潭村每天下午以NPC形式进行直播演绎,现已开展10余场活动,元旦假期更是吸引了每日千人左右的人流量。
乡村旅游当然无法像大景区一样花大成本搞沉浸式旅游,因此结合网红直播的方式搞沉浸式旅游,堪称以小成本撬动旅游大生态的生动尝试,是乡村旅游的有益探索。旅游业的关键是游客体验,通过引入沉浸式旅游的元素,让来乡村旅游的游客更快乐、更新奇,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商业上,乡村旅游也与剧本杀等游玩项目较为契合,可以作为沉浸式旅游的消费项目。
当然,沉浸式旅游其实并非新鲜事物。一般认为,1955年全球首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落地,标志着沉浸式实景娱乐正式登上舞台。当然,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还是比较原始的,游客主要以场景和演出体验为主,更多作为观众的角色出现。
沉浸式体验的另一种发展形态,在杭州。钱塘江畔有一个景区叫宋城,宋城内有一个街区,游客和演员都扮作古人,街上还会上演各种各样的剧情,如抛绣球招亲、水浒故事等,游客充分参与互动,体验是全方位的。
两代沉浸式体验的差异,有如电影与游戏之间的差异。电影依靠剧情推动带动观众形成沉浸感,而游戏则让人从一开始就进入角色,让人摆脱观众这一客体身份,直接投入到场景中去。从体验上来说,当然是游戏式的沉浸体验更容易让人入戏,这也是宋城的竞争优势所在——能够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而近年来沉浸式旅游再度火热,则是由于科技的进步,“造梦”的能力大大增强,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的场景,如梦似幻,让游客身处其中不出戏。另外就是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让游客审美疲劳,景区亟需推出让游客新奇的体验,于是沉浸式旅游来到了风口上。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也瞬间“卷”了起来,纷纷上马沉浸式旅游项目,如湖北襄阳盛世唐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项目、河南郑州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等,从沉浸式演出到沉浸式街区,应有尽有。
不难看出,沉浸式旅游的本质,就是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拉动消费增长。这一套打法,对时下日趋火热的乡村旅游来说,同样适用。而且,对于吸引游客半径并不大的乡村旅游来说,留住回头客、做好旅游体验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旅产业早已今非昔比,持续的创新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乡村旅游要想再添一把火,更上一层楼,发展的思路也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