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是1元付不起 而是盒马吃相太难看

  ■社会评论员  陈文澍

  新年的第一“枪”,是被盒马打中的。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盒马App线上订单需要多付1元包装费,且该项费用属于默认选项,无法取消。对此,盒马App上的相关说明表示,此举是依据国家“限塑令”等相关政策要求,有偿提供塑料袋包装服务。

  但这项说明并没有让盒马走下风口浪尖,该情况瞬间在网络上发酵,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呈两极分化,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行业正常行为,何必如此咄咄逼人;也有网友不愿为此“买账”,认为自己有权力自主选择购物袋。

  此前,山姆极速达加收包装费用和永辉生活小程序收取1元包装费的事也受到过舆论关注。

  是1元包装费付不起吗?其实并不是。梳理三个事件的共通点后不难发现,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平台随意“薅羊毛”。

  以盒马包装费事件为例,付费后,有人购买桶装水付了包装费却没收到袋子;有人买了两袋大米,盒马象征性地给了个与大米不符的小塑料袋;退包装费却只给了1元优惠券……

  显然,盒马在决定收取包装费前,内部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除了1元包装费是统一的,其余,各地有各地的“玩法”,主打就是一个形式主义和糊弄。

  这也无怪网友们“阴阳怪气”了。拿着限塑令当“令箭”,盒马倒不如先学学隔壁老大哥山姆的包装,把包装品控过过关。

  这不是盒马第一次被吐槽了。此前,盒马下架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无法再开通或续费会员等也多次引发争论。

  细数盒马这些操作,实则是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所以,与其说是包装费惹众怒,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导火索,在盒马多重“组合拳”下,消费者已经不愿意惯着盒马了。

  作为新零售标杆企业,盒马对外表示,企业一直贯彻消费者获益这个理念。相比山姆、开市客等会员制商店,盒马带给消费者的印象一直是“物美价廉”,对大众消费者非常友好,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吸粉无数,就连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在内部会议中表示,盒马是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在中国的唯一竞争对手。

  而现在的盒马似乎正在与它说的背道而驰。不可否认,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升级包装材料,势必需要企业增加更多成本,在利润和成本的平衡上,收取包装费已经成为零售业大趋所向。

  但事实上,盒马可以有更多好的做法,给予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不难看到,在该事件中,不少网友对“限塑令”还是持支持态度的,这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只是在具体执行中,盒马出现了啼笑皆非的操作,其服务态度和模式让消费者感到不适。

  此外,包装费这笔账,不能只让消费者买单,更不能成为平台的一言堂。平台、消费者、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发力。例如明确的包装方式、健全的制度、日常监管等,相信在三方努力下,过度包装、高价包装等情况可以避免出现,让消费者买得安心,每一笔支出都能物有所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让沉浸式体验再为乡村旅游添一把火
不是1元付不起 而是盒马吃相太难看
朋友圈卖烟花爆竹 涉嫌非法经营
文物保护 经不起“自毁长城”
年销售额破百万元 这样的工坊做到了真“共富”
年轻人攒奶茶袋 攒的是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