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海丹
一
有多少年没有踩进这片稻田里
我也曾是沙地的少年
机部抽水,灌溉、筑水为田
拔秧、插秧,施肥、除草……
是农民的日常
一条义南横湾链接的童年
我光着脚丫,与蚂蟥、蚯蚓为伍
跟着爸妈田间地头的穿梭
再大点,我也能参与其中
成为农民的一分子
思绪回到这一片水田
一只麻雀从眼前飞过
像拉链打开不久后的金秋
机器声隆隆,农民欢庆丰收
的喜乐景象
二
因为年龄小,腿没别人长
没关系,沙地党湾人知道
需要不断加热,水才能沸腾
质变是由量变促成
跑步比的是速度
那就三步并作两步
实现一步大跨越,方可不落人后
才能后来者居上……
从沧海桑田 到良田万顷
再架桥、筑路,平地起高楼
沙地党湾人的骨子和血液里
天生就有建筑的基因
仅用几代人,确切地讲
是两甲子
完成了别人千百年未竟的事业
三
从地形上看,党湾
像极了一片甲骨
甲骨文是汉文字的源头,
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脉
历史,难道只是由纵向的时间书写?
党湾人用汗水、血肉、生命,还有使命
在这片形似甲骨的土地上
用悲壮,乃至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抒写着横向的历史新篇章
四
眼前的荷花池塘
少说也有几公顷
岂是朱自清的那个
破败荷塘所能比的
荷花娇羞,不敢伸出头来
躲在荷叶的田田里
鱼儿嬉戏其间
只有几个胆子大些的
探露出尖尖脑袋
以吸引蜻蜓前来
蛙声一片接着一片
等到月亮爬上了柳梢
黄昏后的男女老少
纷纷到此,信步闲庭
彼时,月色将何其动人
陶渊明的田园,是无奈下的躬耕
自得其乐
朱自清的荷塘,是心情烦闷
着意美化
而沙地党湾梅东村的荷塘
是人们茶余饭后
假期休闲的日常
是生活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