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显一
党湾镇三位年轻人的创业之路,实质上就是围垦精神的传承,是乡村共富的一个缩影,是电视剧《星星的故乡》的党湾版。
我家的围垦地在益农北江村的东面,距离大约有十三四公里路。有一次,我想跟着爷爷去围垦,爷爷答应了,我为此兴奋了好几天。早上出发,沿着官界路一直往东,爷爷肩挑担子,一头是农具,一头是化肥,我在后面跟,居然跟不上他的步伐。走着走着,从开始时的兴奋好奇,到逐渐有些腿脚酸痛,我就问爷爷,围垦到了吗,爷爷说,才走了一半多一点的路呢,我问爷爷,那这里是哪里了?爷爷说,这里是钱海记,我们还要走过先锋桥,跨过十二棣,然后再走一段路,才会到我们的围垦地。爷爷说的几个地名,是我儿时听得最多的,有时候他从围垦回家,走累了,会在钱海记或德胜殿的农村代销店买一碗老酒喝,歇歇力。这几个地方带有明显的围垦印记,它们都属于现在的党湾镇。
6月1日上午,我参加了在党湾镇庆丰村举行的“文化赋能、乡村共富”萧山乡村有π暨党湾镇第二届围垦稻虾乐享季启动仪式。雨过天晴,微风拂面,放眼四周,稻田、乡间别墅、笔直的柏油村道,如一幅水墨画,泼洒在辽阔的苍穹下,觉得围垦的变迁今非昔比。在启动仪式上,有三个典型的新农人代表,上台作了创业经历分享,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90后诸沙沙辞去幼儿园老师的职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当起了职业农民。她学开拖拉机、插秧机,会简单的农机具修理,2019年晚稻亩产达到1800斤,成为萧山区的种粮状元,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可,老人们说,她比老一辈的还要能干。在诸沙沙看来,这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发自心底的热爱。现在的诸沙沙已经成为种粮大户,她的事迹登上了央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吴雨梦,在一家电商直播公司任职,看着父亲的稻虾共养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于是,“女承父业”,跟着父亲做起了新农人。她用自己学到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拓展新的领域,为基地打响了知名度。为了深入门道,她采取沉浸式的方式,六点起床,跟着老师傅们去抓虾,一边拍摄视频,一边讨教稻虾共养经验,浑身充满了干劲,把小龙虾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还有杭州党湾关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军伟,作为新时代农业人,他多年来从事农机服务工作,建成了一套具备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质量农机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引进多种智能化设备,为广大农户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万余亩,将专业技术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被评为第三届萧山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萧山区首批乡土专家。
最近看电视剧《星星的故乡》,觉得就是这几位年轻人的创业路径的翻版。主人公欧阳易星,在父亲经营的酒庄上书写人生,从知名的爱乐乐团大提琴手转到种葡萄、酿葡萄酒行业,在自治区农业厅领导的关怀下,通过葡萄酒专家的指导帮助,成长为年轻的企业家,带动了家家户户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使荒凉之地变成美酒飘香的金色沙滩。今天,从党湾镇的这三位年轻人的创业之路可以看出,这实质上就是围垦精神的传承,是乡村共富的一个缩影。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围垦乡镇的蜕变,在新时代赛道上绘就全新“乡村梦”,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