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日前,国产单机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正式开启预购,同步登陆Steam、Epic、WeGame等国内外平台,引发国内外玩家极大热情。
截至6月9日数据,在Steam平台上,该游戏迅速攀升至全球热销榜第一;在PS5平台上,也高居PSN香港商店的预购榜和销量榜第一。
据介绍,该游戏基于《西游记》原著的世界观背景设计了主线、支线剧情,努力还原西游原著背景的同时,也在产品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加入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事实上,《黑神话:悟空》在此前预告片里表现出来的精美画质以及流畅的战斗系统,展现了接近世界一流的游戏制作水平,获得了专业媒体和广大玩家的一致好评。该作也因此被看成是国产游戏的希望,被称为国产游戏之光。业内人士认为其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国产游戏,它是极少数直接面向国际舞台的大作。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更是在社交平台上直言“非常期待”。
国产文化产品能够有这样的高光时刻,拥有如此之高的关注度,得到受众追捧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成功的中华文化输出。
甚至还有国外游戏媒体因为调侃金箍棒放耳朵里的设定遭到海外玩家的吐槽。为了更好地体验《黑神话·悟空》,一些海外玩家提前阅读了《西游记》原著,对孙悟空和金箍棒的设定已经耳熟能详。
因为一个游戏而主动去阅读原著文本,进而去了解另一种文化,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在全球玩家群体中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巫师》系列游戏根据波兰奇幻同名小说改编,全球大卖后同步带动了小说的销量,也让默默无闻的波兰文化名声大噪,如今《巫师》已经成为波兰文化响当当的招牌。《刺客信条》系列游戏以历史为背景,向玩家展现埃及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等时期的历史,引发了玩家的“考古旅行”潮,甚至因为游戏环境还原逼真,成了辅助教学的“历史教科书”,游戏也衍生出了一批小说、漫画等畅销文化产品。更不用说日本游戏产业界数十年来持续向世界输出本国文化,导致忍者、武士、二次元等文化符号广为人知,在全世界培育了一大批日本文化爱好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文化输出,让中华文化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可是对于文化输出的载体,却一直有重教学轻娱乐的倾向。教学当然能更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文化,但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而娱乐产品由于其特性,恰恰能抵消文化厚重,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容易为人接受,更能达到普及的效果。而在娱乐产品中,能较好地承载文化,同时能推动技术进步的,目前看来非游戏莫属。因为国产电视剧和电影产品,国外受众接受的类型有限,往往为动作片、功夫片一类,难以加入更多文化特色。而高质量的游戏,可以让人身临其境。为了更好地理解游戏,很多玩家是愿意去了解更多背景文化的,这正是文化输出的契合点。《黑神话·悟空》在环境美术设计上,广泛采用了我国传统寺院的壁画、雕塑等,如隰县小西天,形成了独特的美术风格,令人过目难忘。可想而知,游戏大卖的背后,也一定会有不少玩家对游戏的环境原型感兴趣,从而提升其原型地的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是一条产业链,一端起势,势必会拉动另一端。
在“文化出海”的浪潮中,《黑神话·悟空》是一朵大浪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游戏作品,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绝妙创意,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