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辣烫

在上海坐地铁

  ■ 陈涌涛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乘坐地铁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有着二十二个出入口的徐家汇或浦东世纪大道、人民广场这样的大站,站在任一处,抬眼看去,定会有一个以上的标识,引导你所要去的正确方向。标识尺寸巨大、标色醒目,踏着地上硕大箭头,就像有人牵着你的手。在我看来,上海地铁站内导向标的布设,是我所到过的城市里最为人性的。

  这事虽小,但在诸如此类的“小事”上,上海要比你想象得更为周密和严谨,我想,上海地铁的管理部门,一定有一个关键人物,在此类“小事”上交关认真。当然,这更可能源于上海人的精致思维,他们对于整齐性、规律性、细小情节的独到理解,蕴含着难得的包容和体谅。

  大城市人多,地铁往往拥挤,在上海,许多线路基本没有低高峰之别,不论什么时间都是满的。

  常坐五号线的人说这是全上海最小最挤的线路,挤得不行,“要想在银都路、春申路上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九号线的乘客说“每天惨叫、吵架声不断,挤得晕过去都有,像打仗一样。”坐十六号线的人坦言“担心被挤成纸片,只觉得人生黯淡无光。”有人一上车就开始练气功,日久居然练出了腹肌。十一号线是中国首条跨省界地铁,也是全世界最长的地铁运营线,全长八十三公里,自江苏昆山直奔迪士尼,我竟发现,在头尾车厢常有自带坐具的乘客,各种折叠式,有的还是世博会排队用过的遗物。

  尽管人挨着人,前胸贴后背,但每个人总能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站位,这倒有意思。我说的舒服是指心理上。如果留心观察,会发觉密集的脑袋间,没有两张脸在同一水平上的近距离对峙,每个人都小心地把脸转向某个角度,以避开另一张脸,多数人觉得即使把下巴搁在别人肩膀上,也要比小于二十厘米的面对面来得好受。

  在那样的情况下,能够占据一个座位,是福气了,虽然六人的座位挤了七个人,两腿间搞不好还有人插足,那也是羡慕的对象,坐着总归不会累着腰肌,又可以腾出手来划手机。如今好了,人手一部手机,荧光像烛光映在脸上,表情生动,姿势僵硬,恰似一排罗汉。上海地铁上也很少有人看书,情况跟二三线城市差不多。

  差不多情况的还有上海地铁的“爱心专座”形同虚设,谁到谁坐,就当没那回事。让不让座,是件相当尴尬的事,真有老、残、孕站在眼前,你见了却不让,未免缺爱,内心还煎熬,若真心不想让,只能装没看见,不见则心安,没人敢直视照顾对象而无动于衷。在以前通常是假寐,自从有了手机,这玩意儿便成了避尬神器。

  地铁对坐姿没有硬性规定,上海也一样,但公共场所有公认的行为准则,比如不能骑着两个座、不能用行李占座、避免二郎腿等等。挺直上身,将臀部尽量贴近椅背,双手交叉放腿上或揽住包袋——常见有穿着体面的沪上老者取此坐姿,显得斯文而有教养。地铁座位一般是硬质工程塑料,摩擦系数小,切勿当作沙发,大角度斜倚容易打滑,累腰且不雅。

  现在有地铁的城市是越来越多了,但上海毕竟有上海的腔调。

  在南京路二号线出入口附近,两个初来上海的“乡下人”,因找不到地铁口而困惑,当知道原来设在商场内,啧啧称奇。检票口刷了卡却不见动静,犹豫良久,致身后有人不耐烦地顶他们,那三辊闸居然要用手按下才能进去;他们在屏蔽门即将关上的刹那间推挤着踏进车厢,人真多,大城市嘛,他们表示理解;显示屏无声无休地播放着方头方脸的爷叔被飞来飞去的地铁宝宝教训的囧事,他们面面相觑:这是在说我们吗?

  站在徐家汇地铁站内三线交会的穹顶之下,海量的人群像泥石流般在身边移动,默然无声,但觉嘈杂,仔细听,声音来自鞋与地面以及衣裙的碰擦。人人脸上挂着拒人于外的表情,无人读得出表情下藏着的心事。两三分钟一班满腾腾的列车,停下来,屏蔽门打开,下来十数人,塞进去数十个,开走,转眼间,门前又站满了人,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似保龄球道上的球瓶,刚被球手撂倒,哐当一下,球又站在老地方,整整齐齐,等待下一班地铁——上海啊,像一部巨大的机器,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载着二千四百万常住和相当数量的外来人口,遵循着某种规律,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在一刻不停地运转,地铁则像城市的血管,将你我送往每一个角落。

  人已经离不开地铁。对于大城市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地铁更有抓住“时间”这个东西的能力了,地铁越来越成为一种依赖——在一个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如约的世界里,幸好还有地铁能让我们把握距离而不至于错失良辰。或许再过二十年,会有更好的交通方式,不会让你蛋疼,那都是未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职场事~~~
麻辣烫~~~
小辰光~~~
醉花阴~~~
尘世间~~~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财经周刊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乾清宫里的牛秘书
在上海坐地铁
“后沟”的美好记忆
美其名曰我爱你
谢媒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