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看画,感觉主人十分喜爱鸟,把鸟装在笼子里,精心供养着,欣赏它的叫声。
许多人习以为常,尤其养鸟的人,觉得这是对鸟的喜欢,对鸟的宠爱,是在行善,所以我把这幅漫画的名字叫《善举》。
果真如标题所说的是“善举”吗?
如果有人说,我给你吃,给你穿,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却不给你自由,你会怎么选择?鸟又会怎么选择?
主人给鸟吃从来没吃到过的熟鸡蛋黄,从未喝过的纯净水,冬天享受暖气,夏天享受空调,条件是不让它到处飞翔,还要使用一个美名“关爱”。
我不懂鸟的语言,可我想,鸟被关在笼子里的鸣叫与在山间田野中的叫声能一样吗?面对四周围着的竹笼而叫和呼应着大自然回荡的清风而叫,两种叫声一定有本质上的区别。
到底是热心的善待,还是残酷的虐待?从鸟笼下滴出的一行眼泪说明,这鸟在受煎熬。
鸟如是,人如何?
由爱鸟,推及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
过度溺爱,过度看管,对小孩子的成长将是十分悲哀的事情。我看到过一档电视节目,在一次访谈中,上海某知名大学的一位女生说,“小时候妈妈什么活儿也不让我干,不让我做任何事情,以致上了大学后,我上食堂吃饭,连打饭、取碗筷都不会,和同学们上街逛商场,想买点东西,都不知道怎么付款怎么交钱。”这位女生的语气,明显流露出对母亲从小溺爱的严重不满与埋怨。
鸟如果被关在笼子里,时间久了,翅膀就硬了,这种硬是僵硬,是不能灵活且无力飞翔的硬。
对小孩子,绝不能像对待笼中鸟那样,控制他们的天性,要让他们自由飞翔,使之羽翼丰满。东北人,称赞孩子经过历练成熟起来,有句话叫:“这小孩儿,翅膀硬了。”这个“硬”,与笼中鸟翅的僵硬不同,两个硬是溺爱和真爱的区别。但愿这样的场景不要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