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底子

剥络麻的回忆

  ■ 余观祥

  临近剥麻季,又忆剥麻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当秋风乍起,露水沾衣时,沙地上成片成片即将成熟的络麻就等待人们去收获。络麻是高秆作物,麻筋是络麻的精华,而麻筋需要用麻皮沤烂后才能取得。络麻由麻骨、麻皮、麻叶组成,麻皮紧紧生长在麻骨的外表,要把麻皮与麻骨分离开来,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手工剥离,俗称“剥络麻”。

  剥络麻主要有三道工序,拔麻、夹麻和剥麻,也有人戏说是夫妻工程,其中的夹麻工序,独自一人是无法完成的。剥络麻很苦,每一道工序,都要用力量去对付。有人给剥络麻,总结出三个力,拔麻用的是猛力,夹麻用的是合力,剥麻用的是巧力。大多人家,因男人力气大,由男人为主拔络麻。

  沙地农户种植的络麻,多以“印度种”为首选,沙地土地相对松软,而印度种秆高,根系发达,络麻与络麻之间盘根错节,尤其垄沟边的络麻,因光合作用好,容易长高长粗,粗壮的有甘蔗那么粗。而皮面上的刺儿,也特别锋利,通常都要戴着手套拔,如戴针织手套拔,用不了多少时间,手掌的掌心处,立马会被磨通。戴帆布手套拔,会耐用许多。拔络麻时,需带一条长条凳,侧着放在络麻垄上,一边拔络麻,一边把根部的泥敲干净,以便于搬运和夹剥。拔掉一垄或二垄,把拔下来的络麻,堆放在长条凳上,然后两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夹络麻,这也就是进入第二道程序了。

  夹络麻是夫妻活,也是父子活,需要两人合作才能进行。夹络麻的工具,早先是两根尺把长的细竹做成的麻夹,俗称“麻夹筒”,但常常夹不了多少络麻,麻夹筒就会被磨损。后随着农具的转型升级,供销社生产资料部采购到铁管夹筒,就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夹络麻,目的是使络麻皮与秆脱胶、去叶,以便于手工剥离。取一支络麻,靠根部以上尺把处,放于两支铁管中间,夹麻人戴上三角皮套,用双手用力夹住铁管,让另一拉络麻人,右手抓住络麻根部,先缓慢拉一段,再左手接住络麻,看到络麻叶子靠近麻夹筒时,双手同时发力,顿时,络麻与叶片轻而易举地分离。此时,夹麻人同时也将麻夹筒用力,向身后一甩,使络麻麻利夹完。夹麻者须有相当的经验,夹得太紧络麻秆容易破碎,拉的人也会吃不消;用力过轻,没有夹到位,麻秆与麻皮剥离就困难。

  剥络麻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的是巧力。剥时,人坐在长条凳上,络麻放在长凳的左侧,人坐在长凳的右侧,中间放剥出来的麻皮。剥麻一般要戴上手套,取一支在中间用扭动状拗开,先剥上半支,再剥下半支。上半支细小些,皮张又薄,很容易剥离,下半支要粗壮许多,皮张又要厚实许多,还有一个硕大的根部,剥起来要艰难得多,剥根部时,在凳头上借用一下力,会轻快许多。麻皮剥到小孩腰围大小,在七分头上,用麻皮捆扎上,堆放在一起,待这批络麻剥完后,一起去河道里沤烂。

  络麻有刺、有液汁,不用剥多久,汁液就会沾染在手掌上,整双手会焦黄焦黄。络麻剥多了,手指会开出一道道的口子,犹如一段一段断开似的,而手掌像锉刀一样,细痕纵横交错,真是惨状难睹。

  络麻剥好后的下一步,就是沤烂、洗汰、晾晒。麻皮从沤熟到可以洗汰,大概需要经历十多天,气温低的话,二十来天也有可能。通过洗汰和晾晒后,就变成白白的麻纤维,俗称“麻筋”。麻筋由大队麻站统一代收,最后由供销社收购,根据计划发往麻制品企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紫藤花~~~
老底子~~~
职场事~~~
醉花阴~~~
尖尖角~~~
亲情树~~~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
妻子的话有套路
剥络麻的回忆
小秘书也有春天
如此水乡我说不
寺坞岭上看日出
人生路连环画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