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是众声喧哗 越要守住本心

  ■社会评论员  徐如茹

  一场关于“小作文作者到底是谁”的争论把直播电商东方甄选送上了热搜。其中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但反映的问题值得深思。我们看到了一家传统教培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艰难转型,更看到了网红主播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对企业运作管理的挑战与颠覆。

  网红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资本带来多大的收益,就能为资本带来多大的风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问题就在于,互联网狂欢往往利令智昏,很多人只愿享受它带来的高收益,而不愿面对它存在的高风险。

  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只要做好产品、品牌和渠道就可以了,可控性和稳定性比较强,但也正因如此,它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扩张。网红营销不仅改变了商品与消费者的时空链接方式,还改变了大家对于商品属性的定义。商品好不好,不仅仅是由商品本身决定的,还由带货主播的人设决定。

  粉丝都是爱屋及乌,喜欢主播,所以喜欢上了主播所带的货。主播人气爆棚,货品就会跟着爆单。然而,产品品质可以很稳定,主播的人设却不一定稳定,你不知道哪天他会“塌房”。塌不塌房,有时候不一定是主播的人品问题,还是粉丝的喜好问题。而喜好是可以被带节奏的,主播私生活当中的某一个小事件,通过放大解读,可能就是灾难。就算主播人设稳定,被带货的商家、主播所在的公司与主播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很脆弱的。因为主播人气的涨跌不定,也决定了他在这张关系网中的话语权是可大可小的,地位是可高可低的。这就使得网红营销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表面上看是广大网友替东方甄选人气主播董宇辉叫屈、鸣不平,但实际上是粉丝心理深层逻辑问题。一旦粉丝拥护了一位偶像,就会有将他无限完美化的趋势。

  董宇辉不是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存在于广大粉丝的想象之中。董宇辉是不是真的委屈不重要,重要的是粉丝觉得他委屈;董宇辉的待遇是不是真的与他的贡献不匹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粉丝觉得他们的偶像值得被更好对待。粉丝的这种心理,即便新东方这样在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公司也拿捏不好。没办法,谁让这些无底线宠溺董宇辉这个“女婿”的“丈母娘”们同时也是东方甄选的衣食父母呢?

  于是,我们看到新东方老板俞敏洪不仅亲自下场万分谦卑地安抚粉丝情绪,还火速解除孙东旭的东方甄选CEO职务,同时提拔董宇辉为高级合伙人。不知道诸君怎么看,反正笔者当时看到董宇辉被升职的这条报道,第一感觉就是董宇辉是被粉丝集体抬上了这个位置。这种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颠覆,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也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此次“小作文”风波,久经江湖的老俞处理得其实还算可以,对于个别大V趁机带节奏的攻击,老俞也表现得颇具胸襟,这不由让笔者想起他上一次上热搜的事情,在公司面临巨大困难的关口,他坚持优先结清遣散员工的工资,并把课桌椅捐赠给山区。再来说董宇辉,他没有浑水摸鱼趁机耍心眼儿、耍手段,没有利用强大的人气去要挟公司、要挟老俞,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表现符合粉丝心目中那个农村来的、靠自身努力逆天改命的老实孩子的形象。在老俞和董宇辉身上,笔者看到了一种共同的东西:越是众声喧哗,越是要守住本心,个人如此,企业亦当如此。这是格局,更是大道,比任何的所谓公关技巧更加重要。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瞬息万变,提升公司管理、用人机制的韧性和灵活性,创新公司、平台与网红主播的合作模式,这些固然重要,但这仅仅还是一个“术”的层面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企业难免被网红营销这把双刃剑误伤,要想以不变应万变,不能仅仅着眼于“术”,更要着眼于“道”。不要对“塌房”过于恐惧,只要真理在你手上,“塌房”之后还会有反转的。粉丝会冲动,但最终理性还是会占据上风。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掌握“大道”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越是众声喧哗 越要守住本心
新农业“破圈”就得会“整活儿”
代购“诈骗”
遏制“大胃王”吃播 得上组合拳
“最快”的脚步 不是冲刺而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