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根
人有故事就精神,地有故事就精彩。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宕昌县,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知道那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次去宕昌,我就先做功课……因为是集体行动,此次赴宕昌,没有去腊子口,有点遗憾。我想,有遗憾就有念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去呢。
人有故事就精神,地有故事就精彩。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宕昌县,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知道那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次去宕昌,我就先做功课:到地图上一查,哈达铺就是宕昌县;腊子口虽然属于迭部县,也相距不远。于是找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长征记》《红军长征史》和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对腊子口战役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哈达铺的有关活动和决策经过进行了解。心想,到了那里,得去腊子口景区、腊子口纪念馆和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参观一番,以不虚此行。
这次远行是为了参加表弟家儿子的订婚仪式。仪式上午举行,中午是喜宴。因为姑娘父亲的老家就在哈达铺,我们去他们老家拜访,稍事休息就立即出发。
哈达铺原名哈塔(达)川,明代在哈达川设铺,故称哈达铺。位于宕昌县城西北35公里处,兰海高速和国道兰渝线均可从县城直达。红军长征时,两度经过这里,因此哈达铺被称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是“红色圣地”。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1935年9月16日,由党中央率领的红一、红三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过岷山。18日,先头部队占领哈达铺,主力随后跟进,于9月21日也来到这里。
哈达铺盛产各类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等,特别是当归,称为“岷归”,颇有声誉。小镇商业繁盛,杨定华(邓发)在《从甘肃到陕西——抗日人民红军北上长征的最后阶段》一文中说:“此地猪、羊、鸡、鸭价格甚廉,一百斤的大猪才卖五元大洋,二元大洋可买肥羊一只,一元大洋可买五只鸡,一毛大洋买十几个鸡蛋,五毛钱可买一担蔬菜。”刚从雪山草地过来的红军指战员们,好好地改善了一下伙食。由于红军遵纪守礼,秋毫无犯,当地老百姓非常欢迎。部队还主动搞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红军为联络地方人民感情起见,总政治部统令各个伙食单位,请驻地周围人民会餐。”“每个伙食单位都请来一二十个老百姓,其中有男的,有女的,有小孩和老头儿、老太婆。会餐之际,他们你劝我让,吃得嘻哈大笑,怪热闹的。”
先头部队进入哈达铺后,当即去了邮局,在那里找到了一些报纸,知道了陕北红军的情况。如7月23日《大公报》刊载阎锡山22日晨在绥靖公署及省府纪念周的报告,说:“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非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军者二十万,赤军者二万。”7月29日《大公报》说:“近月陷城之县有六,即延长、延川、安塞、保安、安定、靖边。”8月1日《大公报》报道了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在陕北和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越过秦岭进入关中的情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知道,陕北确实存在着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和一个苏区根据地,于是作出了将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也是在这里,根据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的决定,将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由于距离不远且路上车辆不多,我们走兰渝线直接到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停好汽车,进入一个高耸的牌坊后,即是面积巨大的哈达铺红军广场。纪念馆高大宏伟,由胡耀邦同志题写馆名,进入序厅即是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5位领导人的塑像,周恩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想必就是当年的《大公报》。纪念馆陈列着当年红军留下来的标语,如“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还有当年人民群众与红军一道做馒头的场景雕塑。里边有一个顶呈穹隆状的大厅,顶部是蓝天白云,地上是缩小版的关帝庙,讲解员讲解后,播放了毛泽东在红一、红三军团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视频。他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他边说边挥舞手臂,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第二年,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经过哈达铺,迅即在这里开展扩红建政工作。8月,红四方面军在包家族村建立了岷县苏维埃政府,并在哈达铺、荔川、宕昌等地建立了3个区、8个乡、35个村苏维埃政府,动员200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馆里陈列着哈达铺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牛炳山的照片和1936年8月至10月村(街)苏维埃政府的名称和主席、委员姓名的表格。10月初,红军撤离后,各级苏维埃政府相继遭到破坏。
哈达铺镇上,有红军一条街和许多红军长征旧址,如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室旧址——义和昌药铺、《大公报》发现地——邮政代办所旧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和周恩来住室旧址——同善社等,均保存完好。由于时近傍晚,我们没有去参观。
因为是集体行动,此次赴宕昌,没有去腊子口,有点遗憾。我想,有遗憾就有念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去呢。